全臺灣約有百萬人為憂鬱症所苦,十五至十七歲的青少年約有六‧八%罹患重度憂鬱。所幸,憂鬱症是可以治療並且可以痊癒的疾病。但是,如何引領患者從藍色深井回到繽紛世界,則是需要學習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二〇二〇年全球三大疾病中,憂鬱症排名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更甚於人人聞之色變的愛滋病。憂鬱症人口,約佔全世界總人口三%。國健署曾做過調查,十五歲以上民眾,八・九%有中度以上憂鬱,五・二%有重度憂鬱;依此推估,全臺灣就有百萬人為憂鬱症所苦。其中,十五至十七歲的青少年中,有六・八%罹患重度憂鬱。由於憂鬱症患者每一百人中,就有十五人會發生自殺行為,再對照十五到二十四歲國人,即高中、大學生族群,自殺是第二大死因,與早發型憂鬱症關聯甚高,更須受到重視。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指出,超過七成以上的憂鬱 症患者未能就醫,而高達七〇%自殺者生前有憂鬱 症病史。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曾做過調查,國、高中學生每四個人就有一人,大學生每五人就有一人,需要專業協助,排解憂鬱情緒。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盛行率高於其他年齡層,有二〇%到四〇%的人會出現憂鬱症狀,如果在青春期即罹患憂鬱症,於成年期復發或轉為慢性病的機率相當高。 百萬憂鬱人口 青少年潛伏其中 青少年族群處於生理變化較大的階段,若罹患憂 鬱症,除導致行為失能,更容易有衝動自傷與自殺的行為。也因為蛻變中的青春期少年少女,情緒與行為不易捉摸,親長與朋友不小心就會忽略了他們實則被憂鬱症「入侵」的徵兆。 在不被察覺、難被理解的前提下,身陷藍色風暴的青少年,所發出的各種求救信號,輕易被貼上「叛逆」、「古怪」、「搞憂鬱」、「抗壓性不足」、「懦弱」等等標籤。甚至在他們出現自傷或暴力行為時,還免不了先遭受批評與責備。 以「草莓族」來看待青少年容易受挫的「玻璃心」,其實有失公平。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陳質采醫師指出,在整個社會都處於高度壓力的氣氛下,身處其中的每一分子都承擔了比以往更沈重的負擔。青少年族群也因為自身的角色,而面臨更多元的壓力。除了競爭激烈的課業,還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各種家庭關係,再加上尚未確立的自我認同,難以掌控的人際關係,虛擬世界的華麗與空洞,在在使得體內賀爾蒙正在變化的青少年,情緒不易穩定,行為無所適從。 社會壓力鍋中 藍色少年遭壓擠 站在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們,也因此面臨更多不可測的挑戰,不只得緊抓學生的學習節奏,還得時時觀察警覺孩子們陰晴不定的言行中,透露出的憂鬱病兆。「在專任的學科外,必須增加心理諮商與輔導能力」,新北市立海山高中校長徐美鈴表示,政策上的輔導系統已完備,但憂鬱症的孩子需要整個校園提供友善的環境,包括全體師生對此病症有所認識,並能適當反應,以及強而穩定的行政組織作為後盾。 所幸,憂鬱症是「早治療,預後佳」的疾病,甚至是可以痊癒的。當意識到憂鬱症這個隱形殺手的可怕威脅,近年來,教育部積極推動校園三級防護措施,從學校到串聯社區的輔導系統,乃至於結合專業醫療資源,逐漸打破憂鬱症不被識別的窠臼。而回歸到家庭,若能對於焦躁善感的青少年,更多些包容與理解,同樣也能引領孩子從藍色深井中,回到繽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