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29 告五人演唱會 妙天

遠雄海洋公園揭全新願景 打造全台唯一海洋主題遊育園 

報新聞/陳 家珍 2023.06.08 18:49

【記者 陳家珍/台北 報導】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遠雄遊憩休閒事業總部選在這一天,由董事長武祥生宣告耗時兩年、投資七億的遠雄遊憩事業全新升級計畫即將完成!除了先前花蓮悅來飯店已完成近4億元全新升級外,接下來還要再斥資3億元將遠雄海洋公園升級,轉型為全台獨一無二的「海洋主題遊育園」(Edutainment Ocean Park),而這也是遠雄遊憩事業在花蓮所進行有史以來最大的擴展計畫

圖:由左至右分別為: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 TAZA秘書長王怡敏、交通部觀光局 國旅組科長吳滄州、遠雄遊憩事業董事長武祥生、遠雄海洋公園暨遠雄悅來大飯店總經理沈建劭、香港商迪士尼傳媒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廣告業務部主管劉殷榮、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營運典藏與資訊組 營運科 科長蕭聖芳。

過去20年來,海洋公園為花蓮創造逾200億元以上營收,每年提供800個就業機會,20年也累積1,200萬人次入園,這次升級計畫預計將提升到每年約75萬人次入園,創造約每年約六億元以上營收,未來還將以每年2位數以上的成長為目標武祥生表示:「遠雄遊憩未來的目標,隨著產品的成熟與市場的變化等待機會,不排除思考佈局新據點壯大集團營運規模。今年起還會派員在海外推廣,如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現場也將完善雙語園區及相關國際遊客的接待準備,迎接更多國際旅客帶來台灣旅遊。」

圖: 遠雄遊憩事業董事長武祥生連結各界力量一起為台灣觀光造浪

2023年對「遠雄海洋公園」意義非凡,為響應世界海洋日、以及「支持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落實,並鼓勵公眾參與保護海洋和可持續管理海洋資源」的設立宗旨,遠雄海洋公園將建立全新、獨一無二的主題遊育園以【共樂、共育、共生】三大策略,期待未來遊客來到遠雄海洋公園,能感受到人與動物都是開心的快樂氛圍,及養育海洋生態、創造代代循環,並同時負起教育的共育責任,讓人與海洋共生共好,創造社群的連結,循環與平衡。

圖: 由左至右分別為: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 TAZA秘書長王怡敏、交通部觀光局 國旅組科長吳滄州、遠雄遊憩事業董事長武祥生、遠雄海洋公園暨遠雄悅來大飯店總經理沈建劭、香港商迪士尼傳媒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廣告業務部主管劉殷榮、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營運典藏與資訊組 營運科 科長蕭聖芳

園區推出更多、更精采的【共樂】設施及表演節目,包括海國王號、水母萬花筒、海底探險家、乘風破浪、海洋嘉年華等新遊樂設施,也會配套提出適合親子家庭親近海洋的線上線下虛實整合的【共育】相關訓練、營隊課程,如數位水族館體驗、美人魚訓練學校、小小獸醫師營隊等。在【共生】的永續行動,除了有產官學合作的長期研究計畫,也加碼投資成立海洋哺乳動物觀察站、海生物救援教育基地,這將是東太平洋最大的海洋生物救援教育基地,串起國際海洋永續行動的平台。相信由三大策略願景爆發出來的力量,增加海洋公園的體驗廣度與深度,完全不同於以往。

永續是現代企業必修且須致力實踐的課題,遠雄海洋公園將集結各方資源形成策略聯盟團隊,包括台中科學博物館臺北市立動物園及國際上如名古屋水族館、新加坡海底世界、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加州海洋世界等23個動生物研究機構,一起串聯實踐具體的海洋永續的計畫。

遠雄海洋公園也將投入資源,成立台灣首座由間發起連結產官學界的海洋哺乳動物觀察站海生物救援教育基地,這將是東太平洋最大的海洋生物救援教育基地,提供海洋生物救援教育學習、學術研究交流、國內外相關機構交流、志工教育等功能。未來不僅更多遊客可以獲得守護海洋的相關知識,也會創造更多機會讓國際組織、海洋專家、學者進行深度研究與交流、鯨豚保育志工培訓教育也將更有系統化,在這個大平台下,為台灣培養更多海洋人才,並在國際上逐步交出台灣守護海洋的成績單。除此之外,遠雄海洋公園也積極投入國際海洋組織,預計在3年內爭取如美國人道協會(American Humane)、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 (TAZA)、國際海洋動物培訓師協會(IMATA)等國際認證,支持遠雄海洋公園的品牌願景。

今年夏天,遠雄海洋公園與國家地理推出獨家計畫【影像方舟 PHOTO ARK】巡迴展,將國際級生態教育互動體驗的計畫,首次引入台灣。目前攝影團隊也完成了遠雄海洋公園內全台獨一無二的【海牛美人魚】及【花紋海豚】等許多瀕臨絕種的海洋生物。將在台北台中高雄花蓮巡迴展出,歡迎熱愛海洋、關心海洋的民眾踴躍參與。

今年夏天遠雄悅來大飯店及海洋公園也將推出升級後第一檔的大型暑期活動,分別以“南洋夏艷”及“海洋冰風暴3全面啟動”的主題活動推出大型演出活動及住宿套裝。打造出盛夏裡最狂歡熱情的夏日派對。

The post 遠雄海洋公園揭全新願景 打造全台唯一海洋主題遊育園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