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黃先生是名馬拉松跑者,天天維持慢跑十公里的訓練,自認身體很健康的他,卻在一次跑馬拉松賽事途中,突然暈倒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經檢查為心肌梗塞,在緊急送醫搶救下,終於恢復心跳,並在日前順利出院。有運動習慣,就代表身體很健康嗎?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葉日弌表示,若是有三高、慢性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或是運動中曾出現身體不適的民眾,建議進行重度運動前,為自己安排健康檢查,保護自身的健康。
「一直都有運動習慣的人,若是運動時身體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包含胸悶、胸痛等,建議民眾來醫院檢查,找出原因,再去運動是比較安全的。」葉日弌主任說,原則上鼓勵人人都要運動,但運動過程中出現身體不適,或者對自身健康有疑慮的時候,可到醫療院所安排心、腦、肺、骨骼等相關檢查,釐清身體不適的原因。
「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不建議突然做高強度的運動。」葉日弌主任提醒,尤其年紀越大,或是患有慢性病等共病的民眾,這類人通常建議他們在進行激烈的運動前,做個健檢評估自身狀況。尤其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或是不到40歲但已患有糖尿病達10年的病友,以及患有慢性病的病友,建議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前,包含重訓、馬拉松等,向醫師諮詢身體能負荷的運動強度,以及評估是否有心血管問題,因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病人,血管阻塞的風險較一般人高,所以建議這類族群,在做激烈運動之前,可做心臟相關的檢查。而其他部位,醫師端則是可從病例,或例行身體檢查中檢視,並對其有須要的部位進一步檢查。
葉日弌主任說,有些人一運動就頭暈,可能是心血管、腦部問題,或是有嚴重的貧血,建議民眾經過檢查後,由醫師評估可否加重運動負擔。另外,部分民眾則是在運動後,出現下肢疼痛、無力等異樣時,可能是膝關節、脊椎、骨骼等問題,也是需要經過檢查找出原因,並依據病人的症狀,建議他相對應的相關檢查。最後,葉日弌醫師補充,運動需循序漸進,過程中一但發現身體不適,須立刻停止,不要逞強,避免憾事發生。
撰文、攝影/江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