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小林村 士林官邸 流星雨

高雄大學教授陳啓仁獲頒高雄藝文界最高殊榮「高雄文藝獎」且為「文化資產類」首位得主

焦點時報/焦點時報 2022.11.06 16:25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武報導】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陳啓仁,日前獲頒高雄藝文界最高殊榮「高雄文藝獎」,且為「文化資產類」首位得主,表彰長期投身在地文化資產建築保存貢獻,包括左營海軍眷村、鳳山縣舊城,到近期的逍遙園、鹽埕第一公有市場等。 相關得獎受訪影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拍攝)可見:https://youtu.be/ChGmeKb_s6M

陳啓仁謙稱「我只是代表默默耕耘的諸多前輩、夥伴領獎!」比起獲獎,他更開心政府重視,除了文學、詩歌、表演藝術、音樂等傳統認知的文藝項目,首度將「文化資產」納入其中,尤其需要眾多志同道合者以及各種專業領域人士持續投入,乃至行政部門配合跟支持,意義非凡。

陳啓仁表示,文化資產面向相當廣泛,一般分為有形與無形,最明顯的有形文化資產就是建築物,可延伸課題諸如材料、結構,乃至背後的歷史發展與沿革。陳在系上碩士班、大學部開設開設相關課程,「樣本就在四周,不論有無身分,只要有特色、具代表性、時代性等,都是我們的研究教材。」諸如橋頭糖廠職員宿舍、鼓山哈馬星社區老屋、左營海軍眷村、鳳山縣舊城、黃埔新村、中油煉油廠宏南社區,到近期的逍遙園、鹽埕第一公有市場,都有陳啓仁帶著學生投入調研的足跡與汗水。

其中,協助高雄市政府將歷史建築逍遙園修復重新開園,更是陳啓仁師生團隊投入學術專業、熱情的心血結晶。即便2008年接手,資料有限、斷簡殘編、建物屋況不佳的情況下,團隊仍不放棄,「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力量支持引領我們前進 」。歷經10餘年抽絲剝繭調查研究,多次赴日拜訪相關學者專家、收集原始擁有者、傳奇人物大谷光瑞資料,修復期間促成台日匠師國際技術交流,例如2014年禮邀逍遙園監造之子二角龍藏到場,解析其父幸治郎當時用料、技法與理由,大幅縮短調查與復原時程。

陳啓仁進一步解釋,有形事物可用科學態度解決,但對於市民情感、共同記憶、都市意象等無形的精神層面最是高難度,因此不能只處理建築物,包括周邊環境、物件、生活民眾也都要一併納入考量,不能光談專業,更要接受、包容、多元學習瞭解。例如某棟老屋旁邊的1棵老樹、後院1口古井,從專業角度評估或許並不符合保存價值,但對周遭民眾而言就是很重要的生命歷程、成長過程,也就是人文精神,更是文化資產保存中最珍貴的。

陳啓仁分享,文化資產保存過程就是跟社會連結、對話,不論是執行標的是1棟建築或是1座社區,只要投入感情、心思,久而久之就會與當地居民、場域產生連結認同,「就像我來回逍遙園不下百次,但每次仍習慣拍照記錄,與當地里長打招呼,如同探訪老友的愉悅心情。」

陳也強調,文化資產保存不分背景、領域,只要有心有熱忱都能參與,且不同專業反而更能跳脫偏見與既定印象,開創新局。因此也經常鼓勵學子、年輕後輩「想知道真實的世界發生什麼事情,就投入文化資產行列,必能嚐盡酸甜苦辣滋味、感受人生百態。」

留學瑞士攻讀博士的陳啓仁,深受法籍、德籍兩位恩師影響,自勉永遠要對事物充滿好奇與熱忱,以及將生命比擬為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周遭,意即努力成為公共財角色,成為對社會有所貢獻之人,也是知識分子責任。
(圖/ 高雄大學 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