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致公黨民調》北市施政及選情評估 陳柏光:民生經濟還是最重要

匯流新聞網/胡照鑫 2018.07.19 14:17

▲致公黨最新民調公佈,左起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莊伯仲、平價托育行動聯盟召集人蔡宜珊、致公黨主席陳柏光、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趨勢民調研究總監關智宇。(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致公黨於今(19)日公布最新的「致力為公 國政建言」調查系列7「台北市長施政評價與整體選情評估」民調,致公黨主席陳柏光表示,從本次調查來看,台北市民對於柯文哲市長的滿意度隨著年齡上升而下降,市民對於柯市長最不滿「大巨蛋未妥善解決」,希望柯市長要多關注經濟民生的實質結果展現,畢竟民眾要的還是牛肉。

這份民調分別針對台北市長施政評價、2018台北市長選情評估、2018台北市議員選情評估、以及7月11日瑪麗亞颱風停班停課等議題進行調查。民眾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滿意讀為47.2%,認為台北市政最需要改善的是交通問題,最不滿的則是大巨蛋未妥善解決。

台北市長施政評價部分,對於柯文哲就任至今表現滿意度,47.2%表示滿意、34.9%認為不滿意,分析發現年齡越輕與教育程度越高的受訪者滿意度越高,政黨傾向上以時代力量的支持者感到滿意的比例較高,佔比76.7%。

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三年多以來台北市的變化,認為變好的民眾有39.0%、變壞15.7%、感覺差不多有39.7%。交叉分析發現以在議員選區來看,第四選區(中山區、大同區)認為變好的比例較高(46.3%),第六選區(大安區、文山區)認為變壞的比例偏高(18.6%)。

這份民調也詢問市民台北市最需要的建設有哪些?發現交通改善、都市更新、增加社會福利佔了前三名;台北市民對柯文哲最滿意的前五項:減少市政負債、舉辦世大運、拆除忠孝橋引道、興建青年公宅、推行1280元定期月票。

市民對柯文哲最不滿的前五項分別是大巨蛋未妥善解決、發言不經思考、沒有重大建設、取消1500元重陽敬老金、交通惡化。分析發現各選區都對大巨蛋未妥善解決有較大不滿,政黨傾向的部分,民進黨支持者(47.2%)及國民黨支持者(44.9%)也不滿意大巨蛋處置。

2018台北市長選情評估方面,台北市民對四名參選人的支持度分別為姚文智7.7%、丁守中25.6%、柯文哲42.8%、李錫錕2.8%;若是參選者為姚文智、丁守中、柯文哲三人,支持度調查則為支持度為姚文智8.9%、丁守中31.8%、柯文哲43.4%、無法選出任一候選人15.9%。

調查發現市長選舉參選人看好度則分別是姚文智4.5%、丁守中26.5%、柯文哲47.8%。在市長參選人治理能力方面,數據顯示為姚文智8.3%、丁守中27.8%、柯文哲42.2%。

2018台北市長選舉參選人喜好度上,柯文哲以40.6%大幅領先姚文智的10.2%及丁守中29.4%。

最後是7月11日瑪麗亞颱風,台北市參考氣象資料在專業考量下決定不放假,市民對於柯文哲的決定有68.3%表示支持, 其中有36.3%非常支持、32.0%還算支持。分析發現20-39歲受訪者支持度高達81.1%,大學教育程度以上的民眾也有較高支持表現。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莊伯仲表示,台北市長選舉看好度的部分,調查數據顯示柯文哲47.8%、丁守中26.5%,兩者相差已經超越抽樣誤差的範疇,柯文哲本來就有主場優勢,另外近期的造勢得宜,包括一日幕僚點閱率突破810萬,不過距離選舉還有四個多月,如何維持聲勢不墜值得思考。

平價托育行動聯盟召集人蔡宜珊認為,雖然柯文哲朝正確方向走,但速度要再快一點。尤其台北市還有五萬個托嬰的缺額,以目前進度來說,估計還要15年到30年改善,才能滿足所有市民的托嬰需求,呼籲把國小、國中、高職、大學的一二樓空間轉為托育使用,並且制定評價學費,才有機會在兩到五年滿足市民需要。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認為,從民調數據看來民進黨支持者已經自然棄保,目前觀察到政黨認同上,近五成民眾讓柯文者有合縱連橫的極大操作空間,不過其中關鍵會是時代力量的支持者,尤其很多年輕人沒有表態,都會在選舉最後關頭產生影響力。

致公黨委託趨勢民調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15日至7月16日晚間18:30至22:00針對戶籍在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且年滿20歲以上的民眾,以分層比例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住宅電話訪問。本次調查總共完成1,090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0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資料,進行戶籍地、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多重反覆加權,加權後樣本結構與母體結構一致。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