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電影搜查線/國片票房疲軟 俗濫電影真的契合「台人」胃口?

yam蕃薯藤新聞/林玠旻 2017.05.11 16:57

你有多久沒去戲院看國片?時光倒回1980年代,官營不再制約電影產製,導演朱延平指導的各類喜劇帶給大眾無數笑料,以及侯孝賢執導的爭議長片《悲情城市》,是不少5-6年級生的回憶,到了1990年國片開始沒落,雖2011-2013年間國片發威,豬哥亮復出總締造12億票房,但今年賀歲片票房慘澹,連豬哥亮主演的電影《大釣哥》未衝出破億成績,讓人懷疑炒老梗的「草根電影」是否已讓觀眾無感,此外,國片面對好萊塢衝擊,假如提高映演比率、補助輔導金,國片整體票房上是否仍顯疲軟?

賀歲片失靈? 同道「菜」民眾吃膩

 

想到賀歲片腦海會浮起「豬哥亮」三個字,自從豬哥亮在螢光幕前復出後,首部電影《雞排英雄》票房破億開紅盤,爾後每年春節檔期賀歲片《大尾鱸鰻》、《大稻埕》、《大囍臨門》、《大尾鱸鰻2》,一推出票房均有破億好成績,更被媒體封為「賀歲帝」,劇中豬哥亮置入他最熟悉的草根、土俗和黃色笑話,但今年由豬哥亮再領銜主演喜劇賀歲片《大釣哥》,票房不如預期,雖在2017年春節國片的領頭羊,票房未破億讓外界懷疑豬哥亮這「口碑」,似乎不再是「萬靈丹」!

圖/《大釣哥》劇照

各界對於「豬式幽默」看法,恐怕已非民眾掏錢賣點,重複的套路劇情、賣弄同樣老梗,且其他賀歲題材電影不僅與已上映的電影劇情雷同,毫無創新題材,讓人想到2年前論壇上,資深電影監製葉如芬面對商業電影可能性表示,「為什麼最近賀歲檔一直重複,因為這些才是大眾品味」,是否反觀省思大眾品味的老梗重複被炒起,民眾還願意在掏錢買影票看嗎?雖外界看好導演陳玉勳率領《總鋪師》人馬演出喜劇《健忘村》、魏德聖繼《KANO》後睽違6年推新音樂愛情劇《52赫茲我愛你》,但票房卻不叫座,和上部破億票房差距頗大,讓國片再度陷入冰河期!

 

全民眼球不再 提高映演比能救?

 

台灣國片市場一向不被看好,不僅是國片的質與量,連發行數量和票房程度在鄰近日本、中國大陸等地區還低。面對WTO衝擊,我國2001年刪除國片映演比例、對外國電影徵收國片輔導金等政策,回推2006年我國電影上映僅19部,市占率只有「1.62%」!,卻進口307部外國影片,佔據全台票房比重的「98.38%」。

 

雖2008年《海角七號》開出5億票房締造國片復興, 3年後我國票房市占率上升至18%,堪稱「國片發威」時代。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國片上映數銳減至33部,相比2013年56部國片中減少23部,市占率僅「7%」比2008年是占率更低!台灣國片年平均值產量約40部上下,2006年本國和外國電影部數19:307,截至2013年本國和外國電影部數56 :433,雖國片產量有幅度增加,但外國電影和國片上映比例依舊懸殊之大!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台北市電影公會(不含影展)

為了挽救國片低迷,公民團體發起國片映演比率聯署,今年4月初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舉辦《媒觀講堂-我要活下去:映演比率能救國片嗎?》與學界、片商、公民團體和戲院針對映演比率問題進而討論。確實,進口外國電影播映瓜分國片市場,但請政府提高映演率,真的能讓國片復興?

左至右:國片發行商王師、威秀公關經理李光爵、野薑花協會理事長陳雪梨與政大教授馮建三。圖/截自台灣醒報


身為國片發行商-牽猴子整合行銷總監王師首開第一槍,持反對立場看待提高映演率,他認為最大問題並非通路而是國片「品質」,才是國人不進戲院的原因,野薑花公民協會理事長陳雪梨則是以不同觀點,她認為缺乏展演空間才是主因,但不管是否依教授馮建三建議「公權力須介入」,還是緩映演率,威秀公關經理、資深影評人李光爵(膝關節)表示,「國片品質低落情況下,實施映演比率可能造成投資方、戲院和閱聽眾,三方皆輸的場面。」國片賀歲票房慘澹,導演侯孝賢表示,「電影好看就會有人來看,同樣的梗,觀眾看久了也會膩。」同樣導演柯一正出席桃園電影節也提到,「不能把觀眾當傻子,不是你賣一樣的東西,人家就會一直買」,同樣回應王師所提及「品質」問題!


國片無處放映 得獎無數也難救



西門町電影街。圖/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國產影片映演數從2011年65部,到2013年增加配額至101部,但面對國片依舊找嘸戲院播放, 上一節提到「提高映演比」,野薑花公民協會理事長陳雪梨以球場和球員比喻「映演」和「國片」通路關係,仿效韓國限制外來片進口數量,保護本國電影上映機會,也意味作品不會卡到外來片檔期而草率下檔。

 

最讓影圈驕傲又難過的是,台灣電影屢屢在國際影展大放異彩,但面對叫好不叫座的國內市場,中正大學副教授管中祥撰文提到2015年國片《愛琳娜》上映前,導演林靖傑與戲院協調檔期,卻要讓《愛》片迴避,好讓好萊塢強片如檔期播映,但國片順利上檔並非圓滿,更要考慮戲院會隨時下檔的警訊,以至於導演們勤跑校園、社區求民眾捧場,即使票房衝破百萬依舊被迫下檔的窘境。

 

這例子並非僅《愛琳娜》獨有,連近期導演朱賢哲指導的社會寫實長片《白蟻》同樣在國際影展創下好成績,但全台票房慘澹,但最讓他挫折的,是回到家鄉「台中」放映,卻找不到戲院上檔。國片通路屢屢在市場考量下,斷然遭片商放棄,6都以外縣市的戲院和非連鎖戲院,亦同需餬口為了市場利益與獲利,當心播映不符成本自然也不會在戲院上檔,通路、管道皆被片商、戲院壟斷,再叫好的「本國」電影均難以生存。

 

假設國片「品質」不差,提高映演比能替國片加分?,在「媒觀講堂」上王師提到,去年在金馬大放異彩的《再見瓦城》與《一路順風》,該兩部國片透過高通路片商「威視電影」發行,全台超過40家戲院上映,但票房成績卻慘淡,不禁讓人思考有「提高映演比」,真的能復興國片嗎?還是民眾無意觀看非歡笑、情懷類型?還是出在通路本身?這問題恐怕也要文化部好好豎起耳朵,聆聽電影產業現況、國片瓶頸,而非躲在辦公室裡僅檢討!

 

國片市場洗牌 懸疑系列未演轟動

 

近年來國片題材多元化,民眾對於電影喜好不再僅是清新愛情劇、熱血本土、土俗詼諧題材,逼近18禁的驚悚懸疑系列電影跳脫以往國片類型框架,似乎替國片開啟新的一扇窗!前年上映恐怖片《紅衣小女孩》,改編17年前轟動一時的台灣真實靈異事件,勾起民眾心中當年的恐怖記憶,再加上去年上映改編九把刀同名著作《樓下的房客》,挑戰國片最大尺度,該兩部恐怖題材電影光在預告片就吸引不少民眾矚目,開出亮麗票房,皆殺進金馬獎提名!

 

雖今年賀歲片票房不如往常,但懸疑熱潮依舊無法擋!新銳導演程偉豪這回繼《紅衣小女孩》後執導新國片《目擊者》,光試片即引起關注,連電影人、名人爭相推薦,且7月《紅衣小女孩2》再推續集,離上映還有3月就已售出超過15個海外地區版權,替國片創下海外版權佳績。同樣也是新銳導演九把刀,他執導原創同名小說《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題材類型以挑戰校園霸凌,在香港全球首映吸引港人熱烈迴響,也讓觀眾替兩位新銳導演的電影打上一劑強心針!



圖/《目擊者》劇照


台灣電影能否再締造「國片復興」,再開出破億票房呢?重新吸引台灣民眾買單,這些全是未知數,國片在票房洪流中載浮載沉,更別說非商業類的「藝文片」,血本無歸的百萬以下的票房至少占了每年國片產量的2/3…,但我們換個角度想台灣電影並非僅有藝術、本土笑料俗濫和熱血情懷電影三種選擇,更多新銳導演、新題材嶄露頭角,相信能帶給國片新的氣象、新的不一樣視野!

 

資料來源:
文化部-102年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_電影產業
《為什麼有些台灣電影在戲院看不到?》
《台灣媒觀》我要活下去:映演比率能救國片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