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袋耕生薑離土栽培 增加土地利用率

NOWnews/ 2015.12.09 00:00
記者官慧/綜合報導

全球缺糧,耕作土地卻越來越少,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蔡東纂首創的「袋耕栽培」技術,目前已成功運用在生薑的栽培上,輔導農民採用嫩薑離地栽培,不但採收方便,且可有效防治土壤中的病蟲害,更能有效調節生薑產期、增加土地利用率,一舉數得、好處多多,最近成為中部地區最夯的新產業。

蔡東纂表示,栽種有機生薑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土壤,土壤裡的線蟲和軟腐病是生長在地底下的生薑最大殺手,一般農民多半會噴藥防制,但如果把生薑種在可透水的不織布袋子裡,採用離地栽培,並使用替代泥土的介質栽種,就可以防杜土壤裡的病蟲害。不僅如此,傳統的生薑種植必須挖溝費工,袋耕技術則免除了挖溝的耗時費力。

原本從事資訊業的張祐任算是國內較早投入袋耕生薑者,他到中興大學學習後,回故鄉在國道四號神岡高架旁種植七分地約兩萬袋的生薑,由於頗具規模也是專業經營種植,最近成為各界觀摩的對象。

袋耕生薑經濟價值不錯,張佑任相當看好不斷的擴張,苗栗、彰化溪湖都陸續大面積種植外,台中地區也有不少農友在蔡東纂教授鼓勵下少則數十袋、多則數百袋規模試種,光中部地區也累積一定面積及產能。

在台中摩天嶺及新社種甜柿及紅龍果的農友朱國興利用自己果園樹旁空間種植上百袋的生薑,目前已經有成果,一份土地有兩份收穫,一點也不浪費。不但如此,由於可以輕鬆摘採生薑,採收容易,不像傳統方式以機器或鋤頭,造成生薑損傷。

蔡東纂強調,用袋耕的好處,不只杜絕病蟲害的連坐效應,對於地狹人稠的臺灣來說,將可有效地大幅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不只可種在檳榔樹下,紅龍果或葡萄樹下都可以栽種,也可以當作果園的圍籬,甚至種在大樓屋頂,尤其是一般人認為的農業惡地,像是海邊的鹽鹼地、石頭地或沙漠地形,都不會受到影響,是農業土地不足下的替代品。

他指出,不只是生薑,利用袋耕技術可以用來種植任何地下根莖類的農作,像是地瓜、山藥、蘆筍等等,所以有調節產季、產量的作用,例如當年度的生薑產量過剩,價格暴跌,因為每個袋子都是獨立的,所以農民可以自由調整袋子內種植的內容物,改為栽種地瓜或山藥,甚或將嫩薑留下來不採,繼續成長為粉薑或老薑,調配度高,可減少農民經濟上的損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