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公民力量湧現 學者預言政黨可能變盲腸

自由時報/ 2014.01.12 00:00
〔自由時報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洪仲丘事件激發廿五萬人上凱道要求真相,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慈陽昨天表示,洪案光靠臉書「按讚」,就號召出龐大社會力量,再加上「柯文哲現象」,令人思考在網路、媒體發達的廿一世紀,政黨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政黨應有警覺,若無法為人民發聲,有一天很可能被當成「盲腸」,割掉也沒關係。

若無法為人民發聲 割掉也沒關係

陳慈陽昨天受邀出席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台灣憲政改革研討會,針對修憲難以激起民眾熱情,陳慈陽有感而發地說,去年洪仲丘事件,只靠臉書「按讚」,就號召廿五萬人走上凱道要求公道,且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社會中間份子參與,這是很驚人的社會力量,讓傳統政黨動員望塵莫及。

他說,發生在去年的九月政爭,暴露總統可以輕易破壞體制的憲政缺陷,是難得的修憲契機,但這段時間以來,國民黨和民進黨為社會做了什麼?人民感受不深,讓台灣錯失修憲機會;反而洪仲丘案引發的社會現象,令人驚豔。

陳慈陽說,凱道的「銀十字勳章」令人思考,在網路、媒體發達的廿一世紀,政黨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現在發生什麼事情,網路即時報導立刻出現,可以迅速在網路發酵、集結為力量,如果政黨沒有警覺,無法替人民發聲,有一天就會被當成「盲腸」;「柯文哲現象」也反映出,越來越多人民認為政黨「可有可無」。

台大法學院教授顏厥安也說,推動修憲、制憲的力量,關鍵在於政治力誘因是否能和社會能量扣連;過去黨外、民進黨可以扮演社會的「政治代理人」,但兩千年來已逐漸脫鉤。政治領袖應積極思考如何與社會力銜接,否則在公民運動、乃至於第三勢力逐漸興起的情況下,民進黨這塊招牌「可能會有點撿不回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