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交介面:歷史皺摺與歷史空間

立報/本報訊 2013.11.20 00:00
■吳哲良

國民教育的史地課讓我習得一種簡化的認識:歷史是屬於時間的學科,地理是關於空間的學門。然而,地質學家在解析縐摺或斷層等地質現象時,卻是從岩層間的性質異同、板塊的移動,去梳理地層變化的時間性,進而鬆動了靜態的地貌觀,活絡我們對地殼變動的想像。弔詭的是,與時間流變相關的歷史教科書,反而在編年史式的線性歷史書寫中變成僵死的史實化石。

歷史也具有某種空間性,就像岩層一般有其層次性。國際層次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勢牽動區域層次之國家主權間的角力或利益交換,也可能連帶波及地方層次之政權施為以及政治勢力的消長。在一時間或時期當中,各層次所發生的事件會對其他層次產生影響,並持續事件的效應,亦即歷史效應。猶如地層之間的應力效果,事件的歷史效應穿透國際、區域與地方等不同的層次,並造成了板塊擠壓般的歷史縐摺。歷史空間的層次性經過擠壓後,平面化成一種交疊的重複曝光效果,這也使得不同的政權或政治勢力可以按照符合其統治正當性或政治目的的敘事方式,對此形變的歷史縐摺進行解組與重構的歷史工程。

譬如,蔣介石的「以德報怨」被理解為對日本的寬恕,但國民政府早已於1944年成立「行政院抗戰損失調查委員會」通過賠償辦法明訂對日的實物賠償原則。然而,1949年國府內戰失利撤台,中共建政,1950年韓戰爆發等局勢的轉變下,蔣介石為爭取美援並防日本承認中共政權,只好配合由美國主導的《舊金山和約》第14條,簽下放棄賠償的〈中日和約〉。同樣的,當我們對日本毫無誠意為二戰的慰安性奴隸表示道歉與賠償而感到憤慨,或者有人忽視日本殖民的暴行而一昧讚揚其帶來的現代化效果,都應該認清美國為保有其東亞勢力,不追究日皇罪責,扶持日本右翼勢力所產生的歷史效應。

當歷史空間的層次性與觀點的多元性無法開展,諸政治意識型態便各自在歷史縐摺中,以合於特定政治目的的方式操作歷史的逆寫與斷代工程,並藉此一具有回溯神話色彩的歷史敘事打造國族認同,延續政治對立的歷史效應。南韓總統朴槿惠於上週倡議中日韓為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合作,應共同編寫歷史教科書;數月前,亦有台灣學者對兩岸近代史有類似的呼籲。儘管共同的歷史書寫會面臨到政治意識型態與歷史詮釋上的困難,這種直面歷史皺摺的方向是值得肯定與期待的。解析歷史皺折,敞開歷史空間,建立具有層次與多元性的歷史觀點,才有可能跳脫唯我獨真的歷史意識平面,在歷史空間中聆聽異己的歷史經驗,理解與包容他人的歷史情感。

(社大講師)

(圖說)婦女救援基金會於2013年8月14日上午號召上百民眾齊聚於日本交流協會前,在抗議民眾的持續呼喊下,日本交流協會終於派出代表(右1)接收由上百聲援民眾書寫的明信片,上頭寫著他們呼籲日方正視慰安婦問題的訴求。(圖文/楊子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