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祝融無情 防災科技結合人文思維

中央廣播電台/李憶璇 2013.10.28 00:00
歷史古蹟因年代久遠,建材老舊,往往一遭遇祝融襲擊,多年文化樣貌就付之一炬。然而現代人們對文化資產保存及防火安全意識都稍缺乏,造成保存或搶救過程未臻完善。也因此,社會急需建立防災科技結合人文思維觀念,才能欣賞歷史古蹟過去所蘊藏的意境,並同時做好防災工作。

歷史文化古蹟富有當代底蘊,也具有教育宣導作用,但中華文化的歷史古蹟如宗祠、寺廟等,都是木造建築,容易因線路老舊產生火苗,或經地震引發火災破壞,因此現有的文化古蹟都有配置消防裝置。

◎過於遵守法規 消防設備不適用

國科會過去3年執行了防災科技整合型計畫,探討台灣古蹟或歷史建築的資產保存與防災關係,結果發現,許多古蹟的消防設備並不符合古蹟保存及使用需求;有的裝置因放置地點突兀,甚至破壞古蹟空間意象,顯示多處缺乏防災文化的正確認知。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閻亞寧指出,一般人都認為消防設施及現代法規足以保全文化資產,但過去的歷史建築並不適用現代的法規標準,如同「不會讓100歲的老人,套用年輕人的體檢標準」,古蹟也需要訂定個別因應計畫。

根據調查古蹟及歷史建築致災因子統計,345處古蹟中24%屬於管理維護體制不佳,36%則是輔助的消防設備不足或不當引起,已佔主要致災超過6成,顯見民眾觀念不足。中央警察大學消防學系教授簡賢文說:『(原音)現在目前的古蹟他的管理組織,還有人都有問題;消防設備也有問題,例如不足、位置不當,或是沒有保全防範別人來縱火的,這兩個比較重要,可是人力最貴,所以最簡單的就是申請國家預算,申請消防設備,可是出現一個問題,申請的消防設備不好用,是一般建築物的消防設備。』

◎救災缺乏認同 古蹟二度破壞

計畫團隊再從過去重大的歷史建築火災案例分析,火災多發生在夜間,駐守人員不足,等消防人員到達現場時,火災也已達到最盛,搶救相當困難。

簡賢文說,民眾有認為消防設備是給消防人員用的錯誤迷思,因此錯過搶救第一時間,再加上消防隊對古蹟不熟悉,強力水柱也直接破壞古蹟。例如國家二級古蹟彰化元清觀深夜發生大火,1/3的古蹟被大火吞噬、1/3被消防隊員救火毀損,剩下1/3則在鑑識起火原因中又遭破壞。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粘振裕說,目前文化資產保存法可針對不同個案制訂因應計畫,可以排除都市計畫法、建築法及消防法規範,並在防災整合型計畫團隊協助下,建立古蹟價值評估及風險評估機制。他說:『(原音)古蹟的建材、使用的材料沒有辦法符合現代消防法規規定,但是古蹟又不可能改成防火材料,怎麼做呢?就要有因應計畫,雖然沒有一定要用消防設備,但至少要有管理組織、或是簡易的消防設施,透過人員操作使用,預防火災的發生;萬一發生火災,搶救是可以的,不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古蹟防災 管理與設備同等重要

計畫團隊認為,由於古蹟不能以現代法規等同視之,不足之處應由管理體系彌補,因此團隊協助文資部設立審查表格,作為審查評估之用。閻亞寧說,當重大天災發生時,公部門當以人命救援為優先,而非古蹟,但與古蹟有強烈連結,或是管理者就應建立反應機制,例如製作簡易型消防裝置,以軟水壓噴灑,一面保護古蹟以待救援,增加保存機會。

閻亞寧說:『(原音)有災害的時候30%可以靠設備解決,另外70%要自己用管理的手段來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怎麼做評估程序?我們沒有定指標,因為每一個文化資產都是不同的、獨特且唯一的,所以我們是因應不同的狀態去評估價值、可能的風險,然後提出來可能對應的方法,跟文化部他們在推的日常管理維護計畫做緊密整合。』

古蹟建築富有傳統歷史文化,透過古蹟能一窺過去先人的生活樣貌;然而應兼顧現代維護法規與古蹟意象,達到古蹟教育後人的目的,防災科技也才能真正落實。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