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六龜,曾經是南臺灣重要的採樟地區,不過隨著大環境改變,過往在山林的記憶也漸漸消失,由荖濃溪環境藝術促進會,舉辦的甘單市集,現場展出了日治時期的山林老照片,另外復刻了,拖運樟木片的「木馬」,讓民眾認識多樣的採樟文化。 走入林業老照片區,六龜居民楊源興一眼就認出照片中,被抱起的嬰孩就是他,這個在扇平工作站留下來的照片,其實是當時父親,和日本同事一起相處的紀念,對楊源興來說,這些已經是80多年前的事了。 六龜民眾 楊源興:「小時候都是跟那個日本的小孩子摔跤,不像一般的那個臺灣的小孩子,沒有辦法靠近、靠近他們,我爸爸在裡面都是他們(日本人),都是很好的同事,所以我就,允許我去跟他們的孩子一起玩。」 日本時期為了把山上鏟下來的樟木片,送到腦寮提煉,腦丁會利用"木馬"運輸,一次最多1000公斤的載重量,是當時不可或缺的工具,這次主辦單位,也邀請民眾坐小型木馬,體驗採樟生活的不易。 六龜民眾 吳宇晨:「拉的時候你要拉到一個力道,它才會走,對,然後,她才40,4、50公斤吧,感覺以前人,拖那個木頭真的非常辛苦。」 荖濃溪環境藝術促進會理事長 林文智:「我們有請3位80幾歲的老前輩,跟一個木工師傅,然後幫我們復刻一個比較小型的木馬。」 用有趣的方式,帶大家認識採樟文化,也和過去的林業生活產生對話,主辦單位表示,採樟事業是六龜人文和經濟的基礎,在山林發生的故事值得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