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吳演茂禪修心得】和落羽松的連結

銳傳媒/特別報導 2024.08.28 17:25

在落羽松秘境,體驗山澗清流般的清新與質樸。回到根源處,去觀照人生、萬物。

和煦的陽光,透過稠密的針葉灑落下來,成了亮金色的點點光斑。我們漫步在蒼翠綿長的落羽松小徑,迎著微風,探訪落羽松秘境。

落羽松,在沼澤環境下,幼苗一般在濕土發芽。在夏天是綠意盎然、充滿生機;秋冬時日,就從燦爛耀眼的金黃色轉成澄紅,交織成如詩如畫的季節限定美景。晚冬時節,落羽松葉落後,會有枯木的美感。落羽松雖寂然不動,卻感而遂通,應物隨緣,自在無礙。

靜默地在落羽松秘境其間波動的是時間,是光影,是生滅。是風生水起。

許瓊分菩薩要我們找一棵樹,用心跟一棵樹連結,感受他的生命哲學,和樹成為朋友。

我想起了昨天,以積木的中心點,一點一點依序的旋轉,堆疊出像DNA雙股螺旋的圓柱體。落羽松也是依循著這個基礎結構,持續不斷的發育擴大和維持生命機能運作。植物體內所需要的水分與礦物質,主要由根部吸收,經由木質部單向的由下而上、往莖葉的方向運輸。

旋轉,迴旋向上。

可是落羽松的成長不是用轉的。
樹木的年輪生長方式,是藉著日照改變年輪「寬疏生長方向」,紋路疏的應該就是成長快速的向陽面,紋路密則是緩慢生長的背陽面。是細胞永無止境的生死,才逐漸擴大。

是永無止境的生滅、生死,不斷的放捨,才有蛻變、成長。是因為微塵而廣大。因緣和合,相續不斷。

果鏡法師在公案茶禪的時候提出:
體驗有深淺,沒有對錯,不做多餘的解釋。公案從生死入手。所有的機鋒對話,都是在影射佛性、佛性、禪心。要能進入禪宗祖師的內心世界。

我脫下鞋子,放下自己,加入他們,用心感受他們的根系在地底下伸手、互助、對話。

落羽松秘境是一個錯綜複雜、互相依賴的生命共同體。松林就是一個互助合作的社會,裡頭的生物透過地下網路與彼此相連。綠樹松林層次複雜,地被草本、灌木、喬木是植被三部曲。這是一個具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秘境。有高大的落羽松樹,低矮的灌木,有各式各樣的地被草本,可是都能在這邊圓融共存,找到自己的生存姿態;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沒有因為你比較高,就把我的陽光擋住了。沒有因為我比較矮,就會被世界所遺忘。每棵落羽松都可以欣賞自己的與眾不同,找到自己的天賦和幸運,經歷上千次的摸索探究,讓他一次一次的改良進步,更趨近陽光和水分。充分掌握當下時間密碼的幸運力。

似乎聽到水流的聲音。原來有一股涓涓細流的山澗,支持這一片落羽松秘境。

山澗涓涓細流的水,終年不虞枯竭,可以形成雨林。可是河水、湖水,在乾旱的時候,反而會造成龜裂的乾土。這應該是生物多樣性,雜花莊嚴,法住法位的重要性。

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土壤比喻教門,是佛的教法。教法是入道的門戶。教門中的說法是隨著眾生心之所應。土壤受到了法水的滋潤,成為濕土,代表歷聞般若智慧。至泥,就是現在體驗雙腳踏在鋪滿落葉,濕潤腐植土的泥沼之中。藉由落羽松的趨光性和對水的向觸性,感受森林中的蛻變生滅,以及陽光和水的循環,跟著解碼自然。在落羽松秘境受持讀誦妙法蓮華經。

我們在落羽松密林幽徑中穿梭尋覓,停下來,和自己不期而遇的落羽松連結。拼湊著理解森林生態中的各種奧妙,嚐試解開林木之間傳遞散布的百年密語。我想起了法華經的三草二木喻,藉此提醒自我的渺小與世界的遼闊。

落羽松有沒有心?
那我怎麼跟落羽松將心比心,心心相印?
聖嚴師父會怎麼看眼前的景象?

聖嚴師父的心,應該也是眼前落羽松的心。因為看到一切都是佛。都是佛性、佛心、禪心、法身的展現。

所有的一切,不論有情、無情;有相、無相,都是法身的顯現。不管它說不說法,法就在那裡,游移在有知和無知之間。和落羽松溝通,先看到的是影像,沒有聲音,這時候一切法已經灌入了心中。就像彌陀經講的,山鳥樹林,皆悉念佛念法。那是用心,而不是用眼耳鼻舌身。打破有情和無情的分際,用心覺知,而不是用五根。要像落羽松一樣,努力地向上迎向陽光(念佛日),向下擴展根系吸收水分(念法水),投向更多好的因緣,就像菩薩一樣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會有不同的成長和定位。接納自然顯現的萬物,進入萬物的脈絡之中,進而同理於萬物。人與大自然之間形成了“物我冥同”的一體化。用心體驗覺知無情說法,隨時做到清淨無念,隨時念在清淨圓明中,就是生命可以恢復的活水。

熱門關鍵字:

禪修心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