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
如果想要躋身追求藝術創作的職業生涯、遨遊藝術世界以及成為出類拔萃的專業畫家,這需要勇氣、毅力,也要擁有淵博的知識。根據統計,畫家每年至少創作約20至45件藝術品,目前活躍於國際畫壇的藝術家估計有600萬人之譜,每年產出120億至3億件新藝術品,在這浩瀚無涯、茫茫人海的藝壇中,要闖出一番豐功偉業,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古聖賢不怕困於陋巷,英雄不怕出身寒微,萬事起頭難,但總要堅強地踏出第一步。
[caption id="attachment_76437" align="alignnone" width="1750"] 永恆是藝術家們畢生追求表現的理想。(圖為電影劇情《畢卡索與莫迪尼亞尼》翻拍自網路)[/caption]收藏家李良源說,全球藝術品的私人收藏家、機構和企業投資者,九成以上都是一次性的熱情買家,只有8000名主要的藝術收藏家,每年花費在收藏藝術品上超過台幣300萬元,有八成多的收藏家來自歐美國家。成千上萬技藝高超、畫風迥異的藝術家,極盡所能牟取這些游資充裕之買家,特別是經常性的收藏家,渴盼作品能得到他們的垂青,納入典藏。
[caption id="attachment_76438" align="alignnone" width="1229"] 藝術品質是透過個人獨特的存在體驗所表達之終極真理。(圖為莫迪尼亞尼作品翻拍自網路)[/caption]不管是透過色彩、造型和題材的表現,或是藝術家特有的觀點,收藏家都在尋覓在心靈層面上與他們契合,能產生共鳴的藝術品;可喚起愉悅、反思或自我審視本事的作品,必然受到收藏家的高度的肯定與追捧。大多數的收藏家都有個構想,有意識地建立一個藏品系統,展現家庭或機構、私人博物館代代相傳的收藏品,因此,他們盡力收集適合個人品味的作品。
李良源表示,上個世紀60年代隨著激浪派初露鋒芒的短暫藝術(Ephemeral Art),收藏家對創作存在於畫廊和博物館結構之外且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藝術作品缺乏興趣。儘管短暫和永恆是相對的,永恆是藝術家們畢生追求表現的理想,在短暫藝術中,這種暫時性本身雖被永恆化,但作品從頭到尾之結構上卻是瞬間的,形同媚俗或商業炒作的故態,必然得不到藏家的認同。
[caption id="attachment_76439" align="alignnone" width="1800"] 莫迪尼亞尼作品《向左側臥的裸女》,以約台幣47.67億元落槌,寫下藝術家拍賣史上售價最高的紀錄(圖翻拍自蘇富比網站)[/caption]義大利藝術家莫迪尼亞尼,在短短36年的生命歲月中,一輩子僅留下349件藝術品,卻成為西洋美術史膾炙人口的故事與頌揚話題。2018年紐約春季晚間拍場上,油畫作品《向左側臥的裸女》,以約台幣47.67億元落槌,寫下藝術家拍賣史上售價最高的紀錄,市值急速攀升至藏家2003年收購價格的六倍以上,可見畫家作品的品質比數量更為重要。
藝評家羅二松說,藝術品質是透過個人獨特的存在體驗所表達之終極真理,它在敘述和傳播方面的成功在於它的溝通潛力,而不僅僅是其表面價值。作品的品質來自風格的獨創性,原創之藝術品是絕無僅有的,如果,作品圍繞著挪用、模仿、抄襲或複製風格的灰色區域,是一種山寨的行為,非常不道德的。畢卡索有句名言:優秀的藝術家會臨摹,偉大的藝術家擅偷竊,我們總是厚顏無恥地竊取偉大的想法。言下之意,在嘲諷那些飄竊創意之繪畫者,篤定被收藏界棄若敝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