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螢火蟲電影院玉里場用生態紀錄片喚起環保意識、看見基礎科學的重要

台灣產經新聞網/吉強創意實業有限公司 2024.06.24 00:00
新聞圖片

記者 龔怡芳 / 採訪報導

由文化部指導,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與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攜手主辦的2024年電影藝術分享計畫──「螢火蟲電影院」活動23日晚間在玉里鎮中城國小登場。活動一開場,中城國小校長鍾曜任蒞臨現場並全程參與電影院活動。

    本次主題特別重視生態保育,透過生態紀錄片《山椒魚來了》認識臺灣特有種山椒魚,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生態保育觀念,共同愛護地球。活動在學童考完試後舉行,帶動社區民眾、親子一起到風雨操場觀看電影,放鬆心情,並學習珍貴的生態知識。

    校長鍾曜任表示:「感謝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協助,讓中城國小可以連結到電影院活動,欣賞這部富含教育的優質紀錄片。」

    電影《山椒魚來了》由《MIT台灣誌》製作人麥覺明耗時17年拍攝,記錄臺灣特有種山椒魚的調查研究。影片由伍佰擔任旁白,生動地講述了山椒魚的生命故事。《山椒魚來了》用文字和影像記錄了長年研究山椒魚的專家們,他們研究的對象雖名為山椒魚,但其實是和青蛙一樣擁有卵、蝌蚪、成體三種不同生命形態的兩棲類動物。山椒魚是地球上的活化石,曾經歷恐龍大滅絕、人類誕生等重大事件。

    來自花崗國中周老師分享:「自己本身有從事相關紀錄、研究,從電影中習得更多元的研究紀錄範本,受益良多。」

    三民國中施老師分享:「同樣是師大生物系畢業,電影中的大砲正是大學就讀期間的助教,有感慨更有感動。有別於現代AI熱潮,很高興基礎科學透過這部影片,重新回歸到大家的生活而開始被看見。」

    玉里場螢火蟲電影院,獲得玉里鎮公所、中城國小的大力支持,借助中城國小教師群協力推廣、玉里鎮啟模里長陳文祥、啟模社區發展協會大力宣傳,讓喜愛生態影片的居民,得以參與這場饗宴。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表示,將電影院送到偏鄉各地,讓平時較少接觸電影的民眾也能欣賞到臺灣電影的美學魅力。通過這樣的電影院活動,能夠凝聚社區共識,並提升文化近用權。透過影片分享多元議題的美學與社會關懷,同時增進社區情感,提升居民的文化參與度。未來,這類精彩的文化活動將持續在花東地區推廣和發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