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華紙設置氣體偵測儀監測 以期環保與產經共贏共榮  

新頭條/ 2024.06.21 10:12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為持續改善中華紙漿廠異味問題,花蓮縣政府昨(20)日辦理異味改善專案輔導會議,邀請國內具有空氣污染防制專長專家學者三進廠指導,針對製程產生異味的來源、震後改善及如何加強空污防制措施等議題深入探討,提出有效改善異味問題的關鍵對策。經雙方溝通協調後,華紙承諾在符合法規標準前提下,今年將持續投入改善經費,並規劃完成製一組管線生命週期資料庫建置工作,以達加強製程管理的目的。

▲這是華紙中控室蒸解釜入料監控情形。(圖/縣政府提供)

縣長徐榛蔚表示,空氣污染改善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感謝中華紙漿廠多年來的堅持,從99年至112年累積投入15.86億元改善經費,相信廠區周邊居民都能感受到異味改善的成效,但在氣候變遷下,縣府仍盼廠方除了做到「零碳」,更應朝「零臭」邁進,達到產經與環保共贏的目的,打造花蓮成為永續幸福的城市。

▲中華紙漿廠說明木片堆置監控情形。(圖/縣政府提供)

中華紙漿廠異味排放問題,一直是地方各界關注焦點,有鑑於此,今年度花蓮縣政府將輔導設置周界硫化氫偵測儀監測及落實廠內智能巡檢強化管理,列為兩大重點,希望透過業者自主監測與管理,凸顯企業善盡社會責任,俾減輕異味影響環境與民眾生活品質。

▲中華紙漿廠華簡報說明異味改善作為。(圖/縣政府提供)

針對中華紙漿廠,花蓮縣政府從109年起採二階段邀請專家學者進廠診斷與異味改善輔導,112年導入微型感測器監測,已大幅改善製程氣體逸散,但該廠異味排放問題仍是地方各界關注焦點,也是花蓮縣管制的指標性污染源工廠。

中華紙漿廠受到0403地震影響雖有部分老舊建物損毀,但縣府針對該廠深度查核仍持續進行,除了每周進廠查核1次(含假日與夜間)外,隨時掌握災後設備損壞改善進度並加強廠區污染源設備及管線查核,以確保業者在災後修復時也應做好污染防制作業。

此外,面對全球淨零碳排放趨勢,邀請包括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賴嘉祥、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彭彥彬、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系與自然資源教授劉瑩,透過本次專案輔導會議提醒廠方溫室氣體盤查是推動淨零碳排規劃的首要工作,唯有掌握碳排來源才能切中要害對症下藥。會中廠方承諾今年底前完成NO-OB節油措施及抄紙機水環式真空泵改磁懸浮式真空泵(降低動力使用)二大項工程,並宣示在2030年達成100%全廠綠電之目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