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現今立法院長韓國瑜與王金平的協調能力,前者自是略遜一籌。一旦藍、白、無黨籍結成一氣時,民進黨自然少有迴旋空間。就算10個老柯再現,也只能嘆巧「柯」難為無米之炊了。(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光芹
柯建銘當了28年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從未有如過去11個月憋屈。與其說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還不如說他壯心不已,卻只能迎接烈士的暮年。
2000年柯建銘初擔任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之時,陳水扁為少數總統,面對的是國會朝小野大的困局。再怎麼說,當時民進黨席次雖未過半,但至少還保有89席,為國會第一大黨,仍具組閣與執政的正當性。
加之,李登輝甫卸任總統,為台聯的精神領袖;立法院長又是國民黨本土派王金平,與無黨籍或國民黨本土派立委,尚有合作空間。
相較於民進黨目前所面臨的「雙少數」困境,可謂前所未見。除了首次出現自立法院2008年席次減半以來未有單一政黨席次過半的情況;但同為少數總統,賴清德比陳水扁更不容易妥協,才是可議之處。
還有,2000年國會呈現「兩大多黨」的局面,現今則為「兩大一小」,多了個只有8席的第三勢力政黨。民眾黨原本未持特定立場,非要跟國民黨合作不可;但民進黨搞到自身輾壓與他黨合作空間,也是問題之一。
另比較現今立法院長韓國瑜與王金平的協調能力,前者自是略遜一籌。一旦藍、白、無黨籍結成一氣時,民進黨自然少有迴旋空間。就算10個老柯再現,也只能嘆巧「柯」難為無米之炊了。
柯建銘最近因連連使出非常手段,諸如雙罷韓國瑜和41席國民黨區域立委,以及用公投解散國會等,使他成為新聞焦點人物。有人說他暴走、有人認為他可化腐朽為傳奇。然而,仔細檢視他所使出的這些非典型手段,要不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博君一笑罷了;再不如則似諸葛亮的「空城計」,在敵眾我寡之際,以虛敵實,打的是心理戰,膽大有餘、卻實錘不足,到頭來一定雷聲大雨點小。
即使如沙漠行軍,民進黨未必毫無斬獲。國會改革方案在一府三院聲請釋憲之後,令在野黨寸步難行,即為一例;但相對地,卻換來一片焦土,朝野更加對立,民進黨明顯得不償失。
如今,針對三讀通過的《憲訴法》修正案,行政院再提覆議,已達不顧閣揆顏面的地步了案當;而無技可施之際,民進黨又想聲請釋憲,雖未必沒有翻盤的可能,但面對藍白排山倒海通過的優先法案和預算案,民進黨光靠釋憲或嘴砲式大罷免,終非長久之計。
民進黨如今在立法院所面對的困境,已達非單靠柯建銘一人即可解決的地步。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以焦土取代和解,用對抗代替協調,是最大敗筆、甚或失職。他與柯建銘之間,齒輪卡不上鍊,頻頻出現扞格,已是遲早之事。
政治有時候是門藝術,以周弘憲順利通過考試院長人事同意權為例,就是陳水扁前總統在柯文哲尚未遭司法追殺之前,私下向他請託的結果。賴清德如果學得到陳水扁的三分,也不至於弄到處處受絆。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曾經提到,陳水扁2000年的得票率不到40%,照樣幹得了大事。言下之意指,賴清德總統的得票率,可是衝破了4成,難道幹不出一番大事業來?這不僅是極大的誤判,也坐實了民進黨的51席,已成為「無用的51席」。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黃光芹,前《新新聞》周刋、《自由時報》資深記者;《時報周刋》副總主筆。現為《新聞不芹菜》節目主持人、新聞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