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圓形禿」患者頭髮全無 大林慈濟醫院治療成功

慈善新聞網/ 2024.06.05 14:38

治療後四個月 (正面)

  近日,大林慈濟醫院成功治療了一位罹患圓形禿的61歲曾先生。他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出現全數頭髮及部分眉毛脫落之情形,雖做了多項檢查然而均未發現異常。幸運的是,曾先生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案。

  曾先生尋求了大林慈濟醫院皮膚科林騰立主任的幫助。醫師仔細詢問了病史、觀察其落髮狀況,並經皮膚鏡檢查及抽血排除其他可能的落髮疾病後,確診為圓形禿。林主任針對此疾病使用了局部針劑注射及口服藥物治療,經過近四個月的療程,曾先生的頭髮逐漸長了回來,治療效果十分良好。

  林騰立主任表示,圓形禿(俗稱鬼剃頭) 是一種發炎細胞攻擊毛囊所造成的落髮疾病,發生比例約為1%至2%。該疾病最常見為頭髮脫落,但也可能波及頭髮以外的毛髮,包括眉毛、睫毛、鬍子和其他部位的體毛等。雖然任何年紀和性別都可能發生,但最常見為出現在20-40歲的年紀。多數的圓形禿病人只有局部毛髮脫失,故表現為頭皮上圓形塊狀像硬幣一般大小的禿髮;但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大面積頭髮脫落,甚至如本文案例中的曾先生出現整頭頭髮掉光的「全頭禿」,抑或是全身都無毛(如陰毛、腋毛、眉毛等)的「宇宙禿」。

治療前 (正面)

  目前關於圓形禿的發病原因尚有待釐清,但因圓形禿的患者常見有家族史,所以遺傳因素可能具有重要的角色。另外,愈來愈多的研究證據顯示圓形禿可能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因一時的免疫失調使患者體內的淋巴球攻擊自身的毛囊造成毛髮脫落,但由於這種免疫反應有很高的特異性,所以患者除掉髮外身體的一般健康狀態多是沒有問題的,僅少數的患者可能同時伴有新陳代謝性或自體免疫性的疾病,如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紅斑性狼瘡、重症肌無力、免疫性貧血等。此外,也有理論認為圓形禿發生是與壓力有關,為身體在遭遇較大的生理或心理壓力後出現的落髮情形,此理論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據去支持。

  關於圓形禿的治療,主要會依據落髮面積大小、掉髮的速度、持續的時間來決定治療方式。針對落髮面積較小的患者,常採用的治療包含外用的生髮藥水、皮膚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或局部塗抹強烈的致過敏性物質,也有醫師會考慮光化學療法或雷射治療。嚴重的患者則可能考慮再合併全身性類固醇、口服藥免疫調節藥物或小分子免疫標靶藥物(JAK抑制劑)。台灣食藥署於2022年核准用來治療嚴重圓形禿的小分子免疫標靶藥物(愛滅炎,學名Baricitinib),於研究中顯示有4成嚴重落髮患者在使用後會有毛髮再生的情形,為目前較新且具良好療效的治療。

  雖然圓形禿本身並不會危害患者其他器官之健康與生命安全,但由於異常落髮且易反覆發作,往往會造成病人身心承受巨大的壓力。因圓形禿的發生可能與自體免疫失調相關,故林主任建議均衡飲食、規律生活作息,避免過度的生理和心理的壓力。如有發現有圓形禿的症狀也會建議儘早找皮膚科醫師診斷治療,以期透過早期治療達到較好的療效!

撰文/張菊芬、林騰立;攝影/林騰立醫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