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蔡哲明》從國會改革反思「林北部長」

聚傳媒/ 2024.05.29 20:20

蔡哲明》從國會改革反思「林北部長」

蔡哲明》從國會改革反思「林北部長」

照片為立法院直播截圖

【聚傳媒「明」理專欄】臺灣前外交部長吳釗燮一句「林北」引發一連串的政治口水,吳釗燮日前在社群平台上表示「面對無理的質疑,『林北』一定吵到底」,引發藍綠政黨圍剿發言不當,身為政府高官竟用粗鄙字詞,事後還推託自己是「鄉下人」來自我辯解,外交部甚至以「接地氣」語言來做反擊,「林北部長」凸顯的是綠營高官的自大無理。

吳釗燮從「吵架王」到「林北」爭議,凸顯的是民進黨的執政傲慢,這票官員甚至沾沾自喜冊封戰神,長期執政已經忘了為民喉舌,底下所屬甚至吹捧蓋世神功,民進黨的政務官員如此粗鄙,也非一朝一夕而成。行政院長陳建仁從「暖男內閣」變身「鬥雞內閣」、衛福部長薛瑞元從「無為而治」到瘦肉精風暴「兩手一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陳耀祥淪「政治打手」而在鏡電視爭議「荒腔走板」等,不難看出政府官員的待退心態,但在520之後恐將故態復萌,主要仍是蔡政府長期執政下,已經訓練一套政務官員公然反質詢、內政集權以及抗中保臺的政治戲法。

公然反質詢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最擅長以「反質詢」作為答詢策略進行政治卸責,透過宛如宇宙的巨大意識貫徹政黨意志,利用負面的語言招喚無知大眾,弱化討論公共議題的理性空間,蘇揆還以即問即答來「輕蔑答詢」,當時立法院長游錫堃甚至表達贊同,要求立委必須「攻守兼備」,自此國會質詢淪為吵架殿堂,也就成了民進黨「公然反質詢」的政治舞台。

吳釗燮已被封為「魔法部吵架王」,外交部次長田中光則認為「林北」是非常接地氣的一個語言,顯然對於長官的不當言行力挺到底,還說民間常常用這句話來做緩頰,身為政府官員用字遣詞卻不精準,還要勞煩下屬出面說明,這番言詞也讓「藐視國會」成為民進黨執政下的正字標記。

內政集權

以民進黨執政下的「促轉會」、「黨產會」以及「NCC」早就淪為「東廠打手」,對外無限擴權進行政治打壓,對內權力分贓給予政治酬庸,甚至修法箝制言論自由,前監察委員陳師孟還曾公開表示「辦綠不辦藍」。府、院、黨如今已經團結一致槍口對外,豢養網軍、綠媒、側翼鏟除異己,儼然成為一個政治幫派,透過「內政集權」壟斷政治紅利。

吳釗燮如今在黨內近親繁殖轉任國安會秘書長,就連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林飛帆也能榮升國安會副秘書長,要談深層國安論述以及經貿專業,無論如何都沾不上邊,凸顯用黨唯才而非能力專業,相較吳釗燮任內斷交盟邦破了歷史紀錄,一樣晉升不難看出民進黨只為「權力分贓」。

抗中保臺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接受英國媒體《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專訪表示,我們不允許自己被任何支持臺獨的事業利用,對比520後賴清德政府,無疑畫下堅壁清野的政治立場。反觀,民進黨依舊帶著西方「修昔底德陷阱」式的零和博弈思維,從吳釗燮失言語錄還有「面對中國的威脅,林北一定奮戰到底!」下聯,凸顯未來政府仍然陷入「臺獨」的意識形態,執政格局充斥「抗中保臺」的冷戰思維。

吳釗燮將來成為國安高層又會如何處理國際與兩岸局勢不禁讓人毛骨悚然,如果不是站在臺灣利益為出發點,一味站隊美國淪為第五二州,真的能為大家指引一條和平之路?還是陷入一種兩岸對壘的極端路線。吳釗燮應《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邀稿撰寫〈捍衛烏克蘭即是捍衛臺灣〉專文,顯然就是要將臺灣與烏克蘭當成「焦土戰場」的潛台詞。

「林北部長」吳釗燮凸顯的是綠營高官的傲慢跋扈,而民進黨早已習慣變出公然反質詢、內政集權以及抗中保臺的政治戲法來作掩飾,吳釗燮「藐視國會」正是符合民進黨一直以來的政治文化,對內才能持續晉升成為「權力分贓」的不二人選,對外分化兩岸交流炒作「抗中保臺」來販賣焦慮,這套公式恐怕也是吳釗燮未來在政治路上的生存之道

 

 

作者為專欄作家

 

●投稿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