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大奉打更人 鄭恩地

奔騰思潮》「青年看兩岸」系列-珍視歷史根源,共同展望未來(賴佳煦)

聚傳媒/ 2024.05.10 11:00

奔騰思潮》「青年看兩岸」系列-珍視歷史根源,共同展望未來(賴佳煦)

奔騰思潮》「青年看兩岸」系列-珍視歷史根源,共同展望未來(賴佳煦)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迎接春暖花開的四月,非常榮幸跟隨馬總統一同至大陸參訪。此行走訪廣東、陝西與北京,馬總統帶著大九學堂的學員們共同探尋歷史,正確認識大陸當前的發展,並增進兩岸之間的互動與了解,最後參與馬習二會的會見,見證了兩位的領袖風範。其交流對話的背後蘊藏著對年輕學子們深刻的期待。

     這趟旅程的重點不僅在於馬習二會,更重要的是對於文化層面的體認,解構過往的認知,從民族與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兩岸關係。

    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追尋

追溯中華文化歷史根源,中華文明始於人文初祖「黃帝」,此行非常難得親臨現場參加甲辰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不同於清明節各個家族獨立祭祀,這是民族層次的祭祖儀式,眾人齊聚一堂共同緬懷民族祖先。典禮進行擊鼓鳴鐘、大合唱〈黃帝頌〉、獻花與樂舞告祭等儀式,場面莊嚴而震撼,樂舞結束時,金黃之龍從祭台盤旋而上飛向天空,象徵龍騰盛世與福佑中華的美好祝願。中華文明至今仍生生不息地延續著,許多家族祖先隨著時空變遷陸續從大陸來到臺灣,中華文化依舊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舉凡每年春節過農曆新年、清明節掃墓慎終追遠、端午節吃粽子迎接夏季、中秋節闔家團聚賞月吃月餅……等,傳統節慶凝聚著家族情感,傳承著深遠的歷史習俗。現今中華民族的後代稱為「炎黃子孫」絕非遠古傳說,在中華民國國旗歌的歌詞當中「炎黃世胄」即是炎黃子孫之意,這就是對於中華民族認同的事實,切勿因歷史仇恨而數典忘祖。

    登臨萬里長城、走入兵馬俑坑,我們隨著導覽員的腳步一起穿越時光回到秦朝。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了保護王朝,開始修繕並連接長城抵禦外敵,串連臨洮至遼東綿延萬里的城牆,自此有了「萬里長城」之名。秦始皇自13歲繼位起開始修建陵墓長達38年,陪葬的兵馬俑軍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三座俑坑按照兵法布陣,一號坑是最大的步兵軍隊;二號坑尚在考古當中,有步兵、弩兵、戰車等綜合部隊;三號坑是指揮部隊,規模較小。每一尊栩栩如生的兵馬俑表情都不盡相同,身上的裝甲、髮髻、各式配件與紋路皆是高度寫實且精緻的藝術作品,曾經於教科書所見的內容真實呈現在眼前,令人驚嘆。

    宗教信仰是組成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佛教在漢朝自印度傳入中國,到了兼容並蓄的唐朝因多代皇帝弘揚佛法而使佛教遠播,著名的法門寺因供奉釋迦摩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而聞名,其地宮存放著諸多珍寶,展示的金、銀、琉璃、陶瓷等器具也顯示出唐代皇室生活奢華的景況。坐落於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也極為知名,歷史上玄奘法師歷經19年遠征西域取經,返國後唐太宗請玄奘法師到大雁塔翻譯梵文佛經,而後玄奘法師的弟子們將其出使西域的見聞撰寫成廣為人知的《大唐西域記》。此兩座佛寺都是唐朝的皇家寺院,現已成為重要的歷史古蹟,至今在佛教世界中仍具有極高的地位。

    到了明清時代,政治中心轉移至北京。穿過熙和門,我們走進故宮博物院,進入明清時代24位皇帝的故居,故宮舊稱紫禁城,宮殿以中軸線結構向後延伸,分為外朝與內廷:外朝是皇帝辦公和舉行國家典禮的場域,由三大殿組成,依序是太和殿、中和殿與保和殿;內廷是皇帝與皇后居住的場所,由三大宮組成,依序是乾清宮、交泰殿與坤寧宮,而御花園在坤寧宮之後,作為休閒娛樂的場所。故宮珍藏著眾多寶貴的文物,修復的工程也持續進行著,參訪故宫文物醫院時,看見專業修復員們以實際行動守護著文明古物。

    出訪前三日是329青年節,是黃花崗起義先烈的紀念日。在廣東參訪了孫中山故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與黃埔軍校,回顧孫中山先生的生命歷程,一生為了民主革命不斷奮鬥,最終於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而第十次革命的黃花崗起義最為壯烈,「浩氣長存」四字烙印在墓園入口的牌坊與七十二烈士之墓亭上,參與這場起義的鬥士們平均年齡不到30歲,正值青春年華但勇於投身革命事業,為國家、為民族犧牲奉獻的精神令後人敬佩。起義結束後,潘達微先生四處奔走收斂烈士們的遺骸,並主張修建墓園悼念革命先烈,黃花崗起義雖然失敗,但引起了眾人共鳴,奠定了後來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石。1924年孫中山先生建立黃埔軍校,以「愛國、革命」為核心精神,培訓眾多軍事與政治人才,盡心盡力為民族付出與貢獻。但民國建立之初仍處於動盪的年代,1937年七七事變揭開抗日戰爭的序幕,盧溝橋是南來北往的樞紐要道,作為抗戰的歷史標誌,最終中華民族歷經八年抗戰贏得勝利。然而,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而是應謹記歷史教訓,莫忘戰火無情而和平可貴,仇恨能夠被原諒,但真相不能被遺忘。

    循著朝代更迭的時序,中華文明起自三皇五帝時代,經歷了眾多朝代轉變,至今仍在續寫歷史,文明的高度發展奠基於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民族將繼續譜寫更多故事,創造更巔峰的文明。

壯闊工程與科技企業

    2019年港珠澳大橋完工,工程結構結合橋、島、隧三部分,採用雙向六車道的高速公路建設,行駛於橋上時速可高達100公里,促進了珠海、香港與澳門之間交通往來的便捷性,實現「一橋通三地」的夢想。2008年與2022年北京分別舉辦夏、冬兩季奧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其被譽為雙奧之城,此行參觀舉辦夏季奧運的鳥巢與冬季奧運的速滑館,場館設計匠心獨運,於此看見體育工程細膩的建築工藝。2022年西安國家版本館落成,此處典藏著大量的經史文本,由於陝西是中華文明重要的起源地,西安曾是13個王朝的都城,眾多朝代更迭於此,使其擁有極為豐厚的歷史底蘊。

    隨著全球進入資通訊科技時代,當今企業發展與科技密不可分,在廣東參訪了大疆無人機、騰訊、比亞迪電動車等知名成功企業。近年來無人機受到廣泛運用,能夠運送貨物、視察農園、拍電影、做燈光展演等,搭載輕巧高畫質的攝影鏡頭,使無人機成為新型態的數位攝影工具;騰訊公司除了經營社群軟體與影視平台之外,也積極開發高齡智能設施,其將線上會議的降噪功能結合於助聽器、研發「銀髮輔抱機」輔助長者移動,並結合手機AI控制,提升產品的使用品質,這些都是騰訊持續拓展與創新的實例;而比亞迪公司思索未來化石能源終將枯竭,從電池產業積極轉向電動車發展,打造出不亞於石油汽車性能的電動車,甚至也研發跑車與越野車,電動車產業除了眾所皆知的特斯拉之外,比亞迪崛起的競爭力亦不容小覷。

    為追求社會永續發展,能源與糧食都是民生的重點課題,此次在陝西參訪隆基綠能科技公司與楊凌智慧農園。隆基公司主要研發晶片與太陽能發電設備,致力於發展再生能源,達成減碳目標,追求永續潔淨的能源;楊凌智慧農園實現農業現代化,透過數據監測作物的生長狀況,能夠及時解決問題,栽種溫室蔬菜引進自動化的作業流程,將科技設備融入農業以提升效率,形成創新的種植模式。

兩岸青年交流共融

    過去幾年兩岸關係冰封,青年之間缺乏互動來往的機會,很榮幸此次在廣東與北京分別到中山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交流。大家與兩所學校的學生們一見面便相談甚歡,我們說著同樣的語言,交流沒有太大的隔閡,相處自然而不彆扭,彼此熱絡地介紹各自所學的專業、家鄉的特色、推薦的美食等,把握時間迅速交換聯絡方式,並約定將來要再見面,珍貴的情誼就此開展。生活在資訊時代,社群網路串連起遠方的聯繫,天涯若比鄰,不論距離多遙遠,透過社群媒介都能夠得知彼此的近況,惦記著曾經相處的回憶,感動於偶爾聯絡的驚喜。

人間真情

    兩岸因歷史緣故而分治,經歷數十年的分化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樣貌,當今存在不同的制度、生活習慣與思維價值等,但彼此仍擁有共同的文化根源,對於民族與歷史有共同的情懷,面對未來社會發展抱持美好的願景。因此,兩岸之間應當持續穩定的交流,促進彼此更多且正確的了解,消弭歧見化解衝突,建立互信關係追求和平共榮。

    這趟旅程跨越的不只是海峽兩岸,更珍貴的是橫越時空的歷史巡禮以及於此建立的人情緣分。聚散終有時,轉眼11天的旅程在北京畫下休止符,休止並非結束,而是準備下一趟旅程的開始,期待未來有機會再訪大陸,繼續深度了解歷史與當代文明發展,保持與朋友們的聯繫,回憶與友誼長存。

     走過眾多景點與交流活動,深切體會人與人的互動貴於真情與和善,兩岸友情的連結難得而珍貴,彼此需要持續交流,互相認識與理解,創造正向的互動關係,共同展望未來和平安樂的生活。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生、大九學堂三期學員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