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生未共枕死同穴/俞竹筠

台灣好報/ 2024.03.31 15:55

1908年,安慶起義失敗後的第二年,熊成基化妝成和尚,逃亡到海安角斜(時屬如皋縣)程舜儀家鄉,想與她會面。不巧,她到姑父汪芝州家看望姑媽了。熊成基跟蹤而去,汪芝州一見,大吃一驚。“朝廷正追拿賢侄,不會放過你的。”熊成基坦然道: “清兵入揚州城屠城十日,血流成河。只有推翻當今的野蠻政府,百姓才能得到安寧。如果犧牲我一個能換來天下人的幸福,又有何不可呢?”姑父肅然起敬。先藏至一房間,後移至柴房。讓其吃飽喝足,給足路費,深夜離開。

當時,熊成基既怕連累程舜儀,又怕見面難捨難分,不宜會面。走時,重又打扮成和尚,一路艱辛,赴東京找孫中山先生了。

汪芝州是愛國秀才,不斷向程舜儀講述熊成基反清鬥爭事蹟,使她充滿敬意。同時,教她熟讀古文詩詞,瞭解中華民族傳統愛國故事。熊成基就義後,她擔心遺像失落破舊,開始用鏡框掛著,天天看。後來,收藏箱底,每逢節日與忌日,取出供奉。抗戰時,怕鬼子騷擾,程舜儀搬出熊家,獨自一人生活。好在她常年吃齋念佛,開支不大,做點手工賣錢,勉強度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歲的程舜儀與揚州市民一道,上街歡慶。親友要她向人民政府申請撫恤金,她一笑回答:“我有手有腳,不麻煩政府。”過了幾年,在外地工作的侄女,見她歲數大了,自力更生困難,便寫信向政府反映。三年困難時期,街道辦事處每月補助她15元,過年過節上門慰問。後來,還有地區義工經常免費服務。

程舜儀為熊成基守寡70多年,1973年病危時,對探望者再三拜託 :“在世未能共枕,死後一定同穴。”1984年,相關人士將熊成基墓穴挖開,將紅綢包裹的程舜儀骨灰盒,並列墓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