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承載著家族、區域,以及文化的歷史記憶,文化部每2年一次的,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今年共有13處個案入選,最後由北埔姜阿新洋樓,高雄棧二庫、嘉義市立美術館,以及臺南市後壁黃家古厝等,4座建築脫穎而出,成為管理優良個案。 「社長好、社長好、社長好,好、好、好。」 自時代劇《茶金》播出後,一炮而紅的姜阿新洋樓,承載著客家茶產業記憶,以及北埔近代的人文發展歷程,今年更獲選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優良個案。 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黃雍熙:「這個洋樓有很多故事,還有家裡人大家都很團結,所以大家就努力,照這個政府規定的事情來做。」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 陳濟民:「那我們希望說這些好的文化資產,要透過管理維護能夠來讓它能夠永續,所以我們這是一個常態性,從102年我們就開始舉辦,每2年一次的評鑑。」 而針對近期北埔新姜天水堂,文資身分爭議,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則以過來人身分分享,若建築轉為文化資產,要維持原樣還要遵照法規執行,所有權人確實會有負擔,不過有容積移轉機制,政府就會依法幫助維護修繕,對於北埔整體發展,與古蹟維護來說利大於弊。 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黃雍熙:「以後的維護管理經營,有些也可以委託專業的團隊來做經營,是啦 有一些負擔,不過對這個家族的歷史,對北埔開發的歷史 很有幫助,一個好事情。」 根據文化部統計,現今全國古蹟、歷史建築和紀念建築,已超過2800處,相關保存與使用,目前有文資法做為依據,但仍舊不時傳出,像是新姜天水堂這類建築的公共利益,與所有者的私有財產衝突的案例,也考驗著依法介入處理的公部門,協調應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