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西方利用分裂勢力控制他國 印度也嘗到痛 臺灣呢!?

亞太新聞網/ 2023.11.02 14:42
▲(圖/海外成為印度分離運動的主陣地 翻拍)


記者彭可/臺北報導  

當今世界離冷戰結束已30多年,由於不少西方國家仍死抱冷戰思維,因此國際間陣營對抗仍隨處可見;尤其是,美國在拜登政府主政之下,重拾被川普時代拋棄的各種盟友關係,並加以放大。

在強化以盎格魯.撒克遜同族同宗同種同文的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為核心的“五眼聯盟”基礎上;在歐洲,以北約為主導、挾持歐盟,企圖壓制、消耗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俄羅斯;在亞洲,以印太戰略為主軸,以美日同盟、美韓、美印同盟為框架,加之臺灣、菲律賓構建第一島鏈,以期遏制中國崛起及抵消其地區影響力。盎格魯.撒克遜為首的美國為了維繫世界霸主地位,達到長期霸權目的,長臂管轄及干涉別國內政是其習慣思維與慣用伎倆。

▲(圖/西方對盟友下手從不手軟 翻拍)

印度曾是“不結盟運動”宣導者之一 相反,中國等發展中及第三世界國家,對外關係主張並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干涉他國內政,尊重別國的發展道路、制度選擇、宗教信仰、文化傳統等等。這種外交方針來源於1955年4月18日至4月24日在印尼萬隆召開的“萬隆會議”。

作為第一次亞非會議的“萬隆會議”目的是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並共同抵制美國與前蘇聯的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活動,間接促成“不結盟運動”。

會議發表《亞非會議最後公報》,其中《關於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處理國際關係的十項原則。這十項原則體現了亞非人民為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而團結合作、共同鬥爭的理想和願望,被稱之為“萬隆精神”。

另外,十項原則包括了1954年由中國、印度和緬甸三國共同宣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被認為是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準則,成為國際上公認的處理國家關係的基礎。其中第二條為“尊重一切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及第四條為“不幹預或干涉他國內政”。

西方對外擴張從不尊重他國主權 可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從來都是以干涉他國內政作為霸權與統治世界的手段與基礎。西方殖民主義者對他國進行殖民統治,本身就是通過赤裸裸地干涉殖民地國家的內政來達到。

殖民者的通常手段是通過與所在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獲取在當地從事經濟活動的特權,有時還把控所在國的關稅等經濟命脈;並透過設立租界建立“國中之國”,形成“治外法權”;以此影響、控制所在國的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民生等方方面面。

二戰後,在“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浪潮之下,老牌殖民者統治下的殖民地紛紛獲得獨立,廣大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獲得解放,殖民者陸續從世界範圍內退縮,海外勢力不斷丟失;然而,二戰後世界卻形成了美蘇兩強爭霸的局面。

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結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以自由、民主、人權為幌子;通過顏色革命、經濟及軍事援助,扶持反對派勢力,顛覆他國政權,視他國內政、主權完整、領土獨立如無物,肆意踐踏。美國前總統川普渲染的“美國優先”、“美國第一”,典型地反映了此種霸權、霸淩的心態。

西方對盟友下手從不手軟 美國號稱盟友眾多,然而,只要有他國的把柄,可視作制約他國、控制他國政府的“工具”,哪怕是盟友的,也照取不誤、毫不手軟!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過:“成為美國的敵人會很危險,但成為美國朋友卻是致命的”。

近期,加拿大與印度關於錫克教領袖Hardeep Singh Nijjar被殺的爭議風波頗能說明,印度即使是作為美國等西方眼中的印太戰略夥伴,“五眼聯盟”照樣可以不顧及;並在證據未見確鑿的前提下,“五眼聯盟”的情報系統懷疑之下,將矛頭指向莫迪政府,指控其涉嫌暗殺印度的分裂勢力——錫克教領袖Hardeep Singh Nijjar;同時,“五眼聯盟”長期庇護和豢養印度分裂勢力Khalistan,置盟友於何地?

曾經是大英帝國最大殖民地的印度,在1947年獨立後,是“不結盟運動”的積極宣導者與推動者。美國自奧巴馬政府推動重返亞太、亞太再平衡及拜登政府強化印太戰略以來,尤其著眼於制衡中國、壓制中國的崛起及地區影響力;印度這個自稱為“印度洋霸主”的國家,被西方樹立為印太戰略的要角。

美國對其青睞有加,一些對中國禁運的高科技設備、軍工專案向印度敞開大門,並加以大力傾斜。一時間,印度似乎成了西方國家眼中的“香餑餑”。然而,“五眼聯盟”在利用印度分裂勢力的態度,充分暴露了西方國家“盟友有別”的真實嘴臉,這著實令莫迪政府感受到西方的鞭子抽到身上的痛。

經此一事,印度是否應從陶醉於充當西方的“寵兒”、從而逐漸背離前輩宣導的“不結盟運動”中清醒過來?

臺灣民進黨的最終命運將如何 臺灣作為美國及其“五眼聯盟”印太戰略的重要棋子。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號稱“台獨金孫”,奉行分裂主義和“台獨”路線,早在是年八月即赴美“拜碼頭”,接受美方的“面試”,得到白宮的“加持”,令自身的能量倍增。

關鍵之處是選舉理念、競選口號必須暗合美方對台、對華及印太地區戰略的要求;加之賴清德能自願、承諾當選後充當美國的“提線木偶”,推動“務實台獨”以分裂、削弱中國,從而獲得華盛頓的青睞和按許的“祝福”。

可對於關乎臺灣民眾生死利益的兩岸關係,賴清德聲稱“首要任務是維持務實及一致性的兩岸政策,不排除在基於互利、尊嚴且沒有先決條件下,與對岸展開對話”。所謂“一致性的兩岸政策”,社論:指沿襲蔡英文的不承認“一中原則”與“主張”,是否致使兩岸關係走入死胡同,臺灣海峽被視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之一”。賴清德的“務實台獨”,仍有瀕臨戰爭的風險。

臺灣將走向何方?臺灣的“走”路線最終命運將如何?蔡英文、賴清德會否也如Hardeep Singh Nijjar那般是否會引來殺身之禍?歷史會給出最好的答案。【社會論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