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興濟宮10/14保生出巡護境祐民 15家分靈廟踩街遶境

勁報/ 2023.10.13 16:46
新聞圖片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為迎接「臺南400」,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將於10月14日舉辦「保生出巡・護境佑民」踩街遶境,邀請15家分靈廟前來府城,和主普境兄弟宮「永華宮、慶福宮、廣安宮、昆沙宮」共同參與,預計參加人次近3000人,共同參與見證分靈廟來臺開枝散葉的發展,透過各地民俗技藝交流,展現宗教在臺發展數百年深根和多樣性。

祀典興濟宮俗稱「頂大道公廟」,創建於明鄭時期(1647~1683),為臺灣歷史悠久供奉保生大帝宮廟,於清朝時因保祐官民免受疫病之苦,被封為祀典官廟,官員「春秋致祭朔望捻香」,之後因日本統治而廢除,但管理單位慶祝台南市民國百年升格為直轄市起恢復春秋祭典,並舉辦巡香分靈廟,以加深和分靈廟之間的聯繫和情誼。

政府或是民間單位,為了明年「臺南400」,紛紛舉辦各式活動共襄盛舉;祀典興濟宮固定於每年秋祭前後舉辦分靈廟巡香,因新冠疫情影響已停辦多年,且第二輪序的巡香也已告一段落,並新增數間有意加深聯繫之分靈廟,繼建國百年之後,今年再度邀集各分靈廟赴郡祈福踩街,期望配合「臺南400」,展現宗教在臺灣發展數百年之成果。

這次活動於10月14日上午9時30分起跑,以「保生出巡・護境佑民」作為活動主題,除了表現祀典興濟宮在整個南部地分靈遠播外,更是藉著保生大帝的醫神性質,為飽受新冠疫情所苦的臺灣人民一掃陰霾,生活得以早日回到正軌。

宮廟說明,今年共有15間分靈廟宇參與此次踩街,皆是往年有前往巡香的宮廟,若是所有分靈廟都能夠回到府城,數量絕對不僅於此;透過全各地分靈廟齊聚府城,帶來其各自獨有的信仰風貌,共同見證分靈廟在各地落地生根進而開枝散葉,並有民俗技藝交流,展現府城多元城市的意象。

宮廟表示,此次踩街路線希望影響層面降至最低,沿途不入其他宮廟,只向祀典興濟宮之主普兄弟宮「永華宮、慶福宮、廣安宮、昆沙宮」參禮,亦是人神備感溫馨之盛舉。

根據維基百科「保生大帝-臺灣」資料指出,保生大帝在臺灣早期是同安人移民信仰中心,隨同安縣移民遷徙,至今已不分原籍畛域,成為重要的臺灣民間信仰之一;臺灣奉祀保生大帝廟宇以臺南市學甲慈濟宮、臺南市祀典興濟宮、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臺中市賴厝廍元保宮、高雄苓雅區五塊厝慈聖宮等最為著名。….祀典興濟宮建於明鄭永曆三十三年(1679年),來自同安縣軍民在臺灣府城尖山南坡「觀音宮」旁建今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大道公),當時稱為「大道公廟」,後為與北線尾良皇宮分別,習稱「頂大道廟」,良皇宮則稱「下大道廟」;兩者均為明鄭時期規模最大的觀音亭與大道公廟。.而在施琅克臺之後,由於總鎮衙署與所轄三營分別建在尖山北坡與覆鼎金(今衛福部臺南醫院)之間,都在兩廟附近,所以有不少官兵前來祈求平安;而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之後,因所謂開山撫番導致官兵多染上瘴癘,所以兩廟香火日益興盛,成為府城裡同類廟宇中香火最鼎盛的廟;這些參與官兵因曾向興濟宮大道公祈求保佑,後來果然靈驗,因而上報朝廷,乃下令將興濟宮列入祀典,成為臺灣唯一有列入官方祀典春秋二祭的保生大帝廟。

1898年5月6日起《臺灣日日新報》發行曾經記載:興濟宮香火之盛,不亞於北港天上聖母及超峰寺觀音佛祖,誕辰日前後,具牲醴致祭者每日不虛,紅男綠女,結伴晉香,香車寶馬,接踵於途,可見信仰者眾。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臺南旅遊網」《臺灣保生大帝官祀首廟-祀典興濟宮》乙文指出,建於西元1679年的祀典興濟宮,俗稱大道公廟,與大觀音亭相鄰而立,主祀保生大帝,是熱鬧的成功路上歷史最悠久古蹟,也是明鄭時期至今規模最大官建保生大帝廟;目前兩廟間還保留當時前來祭祀的官員更衣休憩官廳,與2座廟宇以八角門互相連通,是目前臺灣難得一見還保有官廳廟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座位於臺南市成功路86號官廳,現為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所共管;官廳入口拱門懸掛著2塊金色招牌,右邊1塊是「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學術合作單位」,左邊1塊是「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術合作單位」,這是一般宗教寺廟所少見的,結合宗教、文化、藝術、學術、教育等,在全臺廟宇密度最高府城而言,展現不一樣又多元特色。

今(112)年2月底,知名臺灣目前唯一相續不斷發行心靈佛曲專輯女歌手寶鬘覺華悄悄南下到臺南祀典興濟宮等宮廟傳法音,在府城好友ABC企業交流協會常務監事暨羅曼菲精品總經理林育徵陪同下,傳法音並現場獻唱給保生大帝聆聽,以示對祂的敬重。本名歐陽彥慧的心靈歌手「寶鬘覺華」說,發大誓願,願生生世世皆能以妙音演唱天籟心靈音樂,潤澤一切有緣眾生皆成佛道。

宮廟表示,由於活動路線在民族路、西門路、府前路、南門路和公園路等,涵蓋舊府城區,且在假日,可能會引發大量人潮和車潮,若是造成交通不便,也請見諒,祈望大家共同以徒步方式來欣賞這場具有宗教、歷史、文化、民俗意義遶境祈福嘉年華活動。(于郁金攝/圖宮廟提供)

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