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我的亞運會記憶(外一篇)/梁征

台灣好報/ 2023.09.09 11:58
以前,我從詩賦、史籍乃至歌謠中聽到過平涼、天水、武威、玉門等這些充滿詩意而令人嚮往的地名,看似簡單的名字,卻是千年裏熠熠生輝的明珠,看似簡短的解讀,卻是對歷史最貼切生動的描述。在這個炎熱的八月,我實地感受了一下,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甘肅,位於我國西北,東西橫貫河西走廊。甘肅與中原王朝建立緊密的關係後,甘肅境內的大部分城市有了最初的名稱。甘肅由兩個城市而得名,“甘”來自古稱甘州的張掖,“肅”來自古稱肅州的酒泉。漢武帝時期,經歷兩次河西之戰後,西漢王朝掌握了河西走廊的主權,漢武帝在河西設立了四個郡,即酒泉、武威、敦煌、張掖。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似酒”而得名。當年霍去病一路向西,打得匈奴節節敗退,漢武帝特賞美酒一壇。霍去病不願將酒獨飲,將酒壇傾入泉眼之中,讓眾軍共飲。此事千古流傳,也成就了酒泉之名。武威則源於“武功軍威”之意,既是對冠軍侯揚威西域的褒揚,也是對大漢帝國軍事力量的一種讚頌,大漢天威由此而起,所以它更是一種驕傲和紀念。敦煌這個名字一般認為源於《山海經》裏的“敦薨”,但究竟是出自當地哪個民族卻頗有爭議,現代學者考證應是“吐火羅”的音譯,也有人認為是羌人“朵航”(誦經地)的發音,還有人認為是月氏人,至今沒有定論。“敦”意思是:“大”,“煌”意思是“盛”,就是盛大輝煌的意思,因其廣開西域,故而盛名。張掖則來源於“張國臂掖,以通西域”的意句,這八個字滿含著漢王朝對西域和絲綢之路戰略的希冀,“張”,擴張、伸張也,“掖”同“腋”,臂窩也,大漢帝國將張開自己的雙臂來摟抱這片大地,然後去經營西域和絲綢之路,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河西四郡不僅曾在軍事上被委以重任,也在古絲綢之路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地名作為描述一個地方的最顯著標誌,往往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和人文資訊,其命名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天水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郡縣制的縣“邽縣”(今天水市清水縣),關於天水郡的起源,則眾說紛紜。傳說天水設郡之前,這裏突然有天夜裏山搖地動紅光陣陣,地面突然裂開一道大口子,然後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猶如天河注水,很快便將裂縫填成了湖泊。人們見湖水清澈甘甜,便認為這是天上之水,謂之曰“天水井”,這話傳到漢武帝那裏,便成為後來天水郡的名稱由來。

地名依託著一方水土,承載著一方文化,講述著一段歷史。提起古詩中的邊塞,“涼州”這個名字總是繞不過去,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是唐朝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不少達官顯貴、文人騷客都曾為其填寫唱詞,在成為武威市一個普通縣區的名稱之前,涼州曾經是包括整個河西之地在內的大行政區。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把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史稱“十三刺史部”,其中就有涼州。除此之外,還有因往來玉石運輸而得名的玉門(古“玉門關”所在);因瓜果香甜而得名的瓜州等。這些名字,有對自然山水的崇拜,也有對神話傳奇的打趣,它們以一種詩情畫意、趣味橫生的方式,細膩勾勒了甘肅這個西北遼闊之地的粗獷骨骼。

除此之外,甘肅的許多地名都是取自於意,寓意景象繁榮國泰民安的“景泰縣”,人民安居樂業的“民樂縣”,永遠昌盛的“永昌縣”,永遠安定的“永定縣”,人和政通的“和政縣”,邊遠安定的“靖遠縣”,西方安定的“安西縣”,以及民風淳樸的“民勤縣”等等。

每一個地名背後,或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或見證了行政區劃的沿革與變遷。初聞時,只覺好聽,細品後,方知智慧。行走在甘肅的大地上,聽著甘肅地名的故事,品味刻在這片土地上穿越千年依舊動聽的甘肅地名,既豐富了知識,也陶冶了情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