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過後把握作物病蟲害防治時機

台灣好報/ 2023.07.28 18:36
▲細菌性潰瘍病

【記者 劉瑞娜/花蓮 報導】颱風過後,作物產生傷口及田間高濕環境下,有許多病蟲害伺機而動,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應特別注意病蟲害防治,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影響後續收成。該場提供下列幾種好發作物病蟲害之整合性管理措施以茲因應:

在病害方面,青蔥、韭菜與甘藍等葉菜類作物在儘速排除田區積水後,應盡量清除殘敗枝葉,降低病害感染源,尤其多濕環境下易發生細菌性軟腐病,此病一旦發生則發病相當快速,農友如看到病株應清除攜離園外,並全園噴施多保鏈黴素或鏈黴素等核准藥劑,減少病害蔓延。西瓜、辣椒等蔬果作物需特別注意炭疽病、疫病(俗稱水傷)及白絹病,農友可先清離嚴重病組織再施用核准用藥。果樹部分,文旦及金柑枝葉因風雨後造成植株傷口,較易被潰瘍病及疫病病原菌侵入;紅龍果則易被莖潰瘍病及炭疽病病原感染,建議農友清園後盡速施藥。

▲辣椒炭疽病

 除留心上述病害防治外,田區也可能成為害蟲發生溫床;若有瓜果落地,應做好清園,減少落瓜留置地面,以免瓜實蠅大量繁殖。田區若有吹落之斜紋夜蛾及甜菜夜蛾性費洛蒙誘蟲盒,應重新掛回以持續監測及誘殺成蟲。如蔬菜和番石榴等作物已近採收期,可使用無安全採收期之蘇力菌防治蛾類,盡量於陰天或傍晚施用效果較佳。受害較嚴重的果園亦應立即進行清園工作,由於果園中落果腐爛,若未加速清除處理,容易孳生果實蠅幼蟲,可持續更新懸掛含毒甲基丁香油誘捕,或考慮採取套袋、增加設置酵母球進行誘殺,降低果實蠅大發生風險。

花蓮農改場籲請轄區農友在颱風過後,除進行施藥防治外,更應同時重視田間衛生工作。植株若已出現病徵,優先使用治療性及系統性藥劑,如為進入採收期之作物,則建議施用安全採收期較短或免訂殘留容許量之藥劑。實施有機友善農法者,除需落實清園外,可施用核准之微生物農藥或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進行處理;停雨後如為防治疫病,建議全株噴施中性化亞磷酸1000 倍,7天一次,連續3次進行預防。若農民對病蟲害防治需多了解,歡迎洽詢該場植物保護研究室電話 03-8521108 轉 3601或病蟲害防治服務專線03-8535915 ,將竭誠為民服務;亦可就近諮詢鄰近儲備植物醫師協助。最後,籲請農友在噴藥時務必確切遵守安全採收期規定,以免造成農藥殘留問題。(照片記者劉瑞娜翻攝)

▲蔥軟腐病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