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真》放暑假,親子為什麼不去同遊美術館?
【愛傳媒兒童與閱讀專欄】開始藝術學位修研後,每個月必到美術館打卡,每次打卡,也一併帶著稚齡幼兒,作為一場小旅行。
這段藝術之旅,包括臺灣代表性美術館、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美國紐約當代藝術美術館、法國巴黎與南法印象派繪者足跡的追尋等等。在我們抵達最後一站法國時,孩子已從稚齡幼兒,成長到中學生。藝術之旅,伴隨著孩子成長。
帶孩子參訪台灣美術館
筆者觀察美術館裡的學前幼兒,通常有幾種現象:有的孩子可以依照指示,在館方劃定的地線外,用視覺閱讀一幅畫。然而也有非視覺學習的孩子,總是蹦蹦跳跳,需要觸摸或者以多感官來感受一幅畫。
對於視覺學習的孩子,大人只要跟孩子在同一個展區,讓孩子自由瀏覽感興趣的作品即可。
曾有思想家說,每一段歷史,都是當代史。藝術作品與藝術史也一樣,每一個作品的詮釋,都受當代思維的影響。
因此,藝術作品作為乘載孩子想像的載體,有時大人不需要太多解釋。
筆者在展場為孩子做過的事,主要在於為大人設計的展場,如何讓孩子感知觀看的方式。例如,偶爾在孩子自由觀賞作品後,把孩子帶到最適的觀看距離:有的畫作非常龐大,遠距離較能看到全貌;錄像投影,有時觀者進入投影範圍,能有不同的發現,有時又須繞道而過。或者把孩子抱在佈展條件的觀看範圍內。
在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後,依佈展或者媒材特性,引導孩子觀看作品,也觀察孩子的反應。
出了展場後,跟孩子聊聊看到了什麼?喜歡或者不喜歡哪些作品?有興趣的作品再深入交換意見即可。
如果有展示手冊,或許家裡說故事時間,讓孩子再次看看,依記憶遺忘曲線原理,大腦對部份展品或者藝術家名字,印象持續更久。
展場裡的幼兒與低年級兒童
另一方面,也有用聽覺、觸覺學習的幼兒或低年級孩子。若一直說話會受到制止,觸摸作品在台灣更是禁忌(或許對於展場而言,保護作品相當重要,也是保護和作者間的承諾。觀者權益多受規範)。台灣多數當代作品展場,禁止拍照錄影,回家再閱讀也不太可能。
在兒童美術館出現之前,筆者常會帶著活潑好動或者非視覺學習的孩子,到現代裝置展區。多數裝置需要觀者的「介入」或者互動,作品也因觀者參與而完整。例如走入懸掛式裝置,讓觀者因著空間設計與垂釣物,激發壓迫、鏡像、看見/不見、見樹見林或者多重感受。在國外展場,總是邀約觀者進入作品營造的空間,不只是在空間外張望。台灣展場,孩子常被工作人員「請」出作品,然後下一次看展,作品外圍地上加了粗粗的分隔線……。
為什麼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部份展區限制十六歲以上,部份為一般民眾)和紐約MOMA等當代藝術展館,邀請觀者進入作品,而不用擔心大小觀者與作品互動的副作用?
對於國際及台灣美術館間,對邀約/不邀約孩子/一般觀者融入展品差異這件事,讓筆者對於美術館素養教育深入反思。孩子和一般觀者,在美術館觀展上,既有差異,也沒有差異。
差異的部份可能在於佈展的燈光,位置高低,展出內容等等,是否有預設觀者。而沒有差異的地方則在於,多數美術館,孩子如同一般觀者,也可以直接觀展。
在台灣,孩子進入圖書館、美術館等「殿堂」,被要求安靜或不能碰觸互動藝術品,當孩子被禁止幾次後,覺得美術館是個讓家庭成員緊張、幼兒動則得咎的地方。圖書館則借了書先回家再共讀。
大型美術展現場,多為志工或者導覽人員,志工職責不在於協商幼兒參與作品的合理性,民眾導覽則大多為成人設計或者使用「正式的」美術語言,無法合於館方語言(也預設了藝術品味)條件者自行觀展,國小低年級或學前幼兒不一定能配合導覽看展。
在台灣體驗過美術館的「規訓」後,活潑或者非視覺學習型孩子看展,筆者選擇較大可自由活動的展區,之後陪孩子選擇文創商品和圖書,透過圖書展示部份圖像,以及把玩文創商品,用「再製品」看「複製品」。
調皮好動的孩子,因此很容易被區隔在某種文化品味與慣習之外。
兒童美術館
台灣兒童美術館出現約二十年,台北蘇活兒童美術館,以著名藝術複製品佈置沉浸式空間,在遊戲中著重基礎藝術「知識」的教育與課程開發。近十年高美館兒童美術館經營,發展多元感官互動、想像力與多元文化等等,也邀約藝術家為兒童創作,著重多元知識教育。112年桃園兒童美術館則以徵件方式,由台灣藝術家為兒童量身佈展。逐漸讓幼兒進入當代藝術的殿堂。
若再觀察台灣其他大型美術館的兒童區,多著重配合孩子認知發展的空間裝潢,以及遊戲方式讓孩子認識二度空間畫布呈現三維立體繪畫的點線面等知識構成,間或有插畫展、藝術構成元素/材料組成的大型遊戲場,或大師仿製作品展、劇場演出、兒童藝術圖畫書展等等,也能讓孩子悠游自在於藝術之海。然而,孩子接觸的是否仍為複製藝術品?或者尚未成形的藝術基礎知識遊戲?庶民藝術?學校教育之外的補充?亦或者部份兒童館作為一種正典美術作品展示空間之外的臨時托兒場所?和現在美輪美奐,精心設計的五感、劇場與多元文化體驗閱讀的兒童圖書館、文學館,差別又在哪裡?
兒童美術館成立目的為何?如何在熟悉的生活美學逐漸連結到正典作品?又如何從設計型遊戲場、類裝置公園與庶民藝術、學科知識到進入正典藝術/史?
或許兒童美術館發展的多元化與兒童主體逐漸受到重視,為藝術推廣教育奠定基礎。美術館也因為「兒童」將藝術作品「歸類」擺放。大人與兒童間,因為分類的藝術展品,而顯示了某種本質與權力階級的差異和區分?(或者,也應該區分?)
兒童美術館除了教育目標,或許可將展示目標與未來藝術公民素養,獨立出來思考或策展,可能有機會打破現有的框架?
圖像出處: 黃愛真攝影(圖畫書《威利的畫》,維京國際出版)。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所博士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