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駿峰/綜合報導
為了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去風險」(De-risking)的概念,在今年5月的G7峰會上,「去風險」被七國集團整體接納,正式寫入公報之中,成為西方對中政策的新共識。
「去風險」是什麼意思?《經濟學人》舉例,在歐洲許多國家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造成了令人擔憂的經濟脆弱性。歐洲可能會制定更強的備案,加對天然氣儲罐的投資,以便在緊急時刻還能從其他地方進口天然氣。這就是經濟去風險,是一種降低經濟脆弱性的嘗試,同時將對貿易和投資的損害降到最低。
俄羅斯入侵後,歐洲更加擔心對其他地緣政治對手的依賴,尤其是中國。馮德萊恩指出,歐盟98%的稀土供應、93%的鎂和97%的鋰依賴中國,而鋰是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在爭端中,中國可以限制供應,就像2010年短暫限制對日本的出口一樣。
馮德萊恩表示,歐盟計劃培養替代貿易夥伴,包括印度、澳大利亞和東南亞國家聯盟。歐盟委員會最近提出了《關鍵原材料法案》,旨在增加歐盟境內鋰和石墨等資源的開採並使外國供應商多元化。
新華社指出,「去風險」的目的是要把中國與「風險」劃上等號,進而「去中國化」,是「脫鉤」的借屍還魂,認為歐美無視中國的經濟貢獻,最終會傷及自身。政治雜誌《外交家》則批評中方似乎不願分辨「遏止」與「去風險」,並舉例美國大學每年仍在 STEM 領域培訓數千名中國學生。
政治雜誌《外交家》認為,歐洲有充分的理由出於自衛減少對中國供應的依賴,因為在政治爭端中,中國常利用其經濟影響力懲罰貿易夥伴,例如在堪培拉呼籲世界衛生組織調查COVID-19大流行的起源後,北京突然限制了幾種澳大利亞產品的進口。歐洲國家也遭受過來自中國的類似經濟脅迫。
雖然馮德萊恩認為中共施行的國家資本主義體制,將造成自由市場的扭曲,但包含馮德萊恩、美國財政部長葉倫、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等西方高級官員都反對與中國脫鉤,認為不現實也不符合利益。德國媒體《商報》解釋,與「脫鉤」不同的是,「去風險」的目的並不是要在經濟上孤立中國,而是要增強歐洲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