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無私的愛成就優秀醫學人才 義守大學舉辦感恩追思禮 送無語良師最後一程

中央社/ 2023.06.19 10:31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619 10:31:37) 義守大學感念大體老師無私奉獻,舉辦「大體老師入殮、火化暨感恩追思禮」,送無語良師最後一程(照片來源:義守大學提供)。

【本報訊】義守大學感念大體老師無私奉獻,15日舉辦「大體老師入殮、火化暨感恩追思禮」,「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後醫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師生與5位大體老師家屬齊聚一堂,師生們感謝家屬與大體老師無私的大愛精神,讓醫學院學生在習醫的道路上,能在大體老師的引導下學習知識與技能,瞭解人體構造促進醫學及醫術的提升,為將來奉獻所學。在追思禮上,也播放醫學院學生特別為5位大體老師製作的生前影片介紹,感念大體老師的付出,動容的故事都讓在場所有人頻頻拭淚,場面溫馨隆重。

在追思禮上播放學生特別為5位大體老師製作的生前影片介紹,場面溫馨隆重(照片來源:義守大學提供)。

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說,非常感謝陳朝樑、陶永年、王成良、張可欣和曾老師的無私奉獻,和家屬成就老師宏大的悲憫,他們走過精彩的生命歷程,在人生的最後一刻用大體為醫學教育奉獻。陳振遠校長更勉勵醫學院的學子,不要辜負大體老師的大愛,同時義守大學為了感謝所有大體老師的奉獻,捐贈者的直系親屬就讀義大,將提供學雜費全額補助,在這次5位大體老師中的陳朝樑老師,他的兒子目前就讀於管理學院博士班一年級。

陳朝樑老師在生前就說過,死亡是一個生命轉入另一個生命,透過捐贈大體,以不同的方式延續生命的精彩;陶永年老師也在70歲時就已簽署「器官捐贈」、「大體捐贈」,他要用自己的身體成為醫學院學生的知識寶庫;王成良老師生前行善助人,所以他在義大醫院治療期間堅持保持身體的完整性,希望離開人世後將大體捐贈,可讓醫學院學生解剖,協助他們增長醫學知識;樂觀的張可欣老師在生病時就決定捐贈大體,因為她希望未來的世界可以減少病痛,而她的家人都給予全力陪伴與支持。曾老師的小孩都是醫生,過去從大體老師身上學習醫學專業,既然自己的小孩接受過這樣的照顧,因此希望在人生最後一哩路能為醫學盡最後一份心力。

大體老師在人生最後一哩路為醫學盡最後一份心力,其家屬特別出席追思會(照片來源:義守大學提供)。

醫學院學生致詞代表紀韶軒表示,科學家牛頓曾經說過:「如果我可以看得比別人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體老師,就是醫學生的巨人,用無私的心、慷慨的精神,帶領醫學院的大家邁向更高的知識殿堂,往良醫之路邁進,讓老師的光輝照耀於人間。大體老師所教的一切,會是學子們成醫之路最彌足珍貴的經驗。義守大學為少數擁有醫學院的綜合型大學,同時又有同集團旗下完整醫療體系作後盾,再加上大體老師們捐軀以身示教,充實學生的專業,成為臺灣優秀醫學人才的搖籃。

「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後醫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全體師生到場,感念大體老師的付出與教導(照片來源:義守大學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