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村先生從1981年起就和一群文史工作者在北港溪的兩岸蒐集古文物,1991年北港朝天宮後側的北港鎮第二公有零售市場改建時,發現不少先民使用過的陶瓷器、瓦片、古幣等文物;希望透過捐贈,讓古文物可以留在北港永久保存,見證北港在臺灣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價值。
這批標本經過臺、日雙方學者詳實精細的測量、繪圖、攝影與研究,反映古笨港在清代的貿易與交流情況,也揭示先民的生活樣貌、審美品味與物質文化等多重面向。專書內容皆為中、日文雙語呈現,不僅是跨國學術合作成果,也是對古笨港歷史篇章的重要補充。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特別感謝林永村老師長期致力於北港在地文化的保存,他對家鄉的滿腔熱愛,以及為家鄉無私奉獻的精神,與對縣府團隊的信任,將這批文物標本交給縣府保存與研究,我們也不負所托完成這套《重返古笨港》專書。
近年來,對文化資產相當重視,希望這本書能夠進一步了解雲林縣所有擁有的文化資產做出積極的貢獻,激發更多的學者和專家對於雲林縣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的研究和保護,推動我們的文化和歷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這批珍貴的陶瓷標本,經過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與日本東京大學的國際學術合作,進行了完整記錄整理與分析研究,文物研究是一項相當艱鉅的任務,需要多學科的參與,包括藝術史學、考古學、地質學等等。在盧泰康教授的促成下,很榮幸邀請到來自日本的考古學家與文物研究的專家共同研究,並獲學者們高度肯定這批古物對北港歷史脈絡梳理的重要性,甚至擴及整個亞東在全球的歷史定位。
盧泰康教授表示,古文物是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證,它們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信息,不僅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信仰等方面,也為今天的社會提供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期許透過此次的研究出版,讓雲林北港的文物不再只屬於地方記憶,而是透過這些文化資產來為台灣說故事給全世界聽。(圖/記者廖承恩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