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購屋痛苦指數終結連5升 房價所得比降至9.61倍

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2023.04.20 03:19
新聞圖片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打炒房政策展現威力,民眾買房痛苦指數減輕。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去(2022)年第4季房價所得比為9.61倍,季減0.19倍,不僅終結連5季上升態勢,且六都與前1季比較,只有高雄市微幅上揚,其餘地區買房負擔都減輕,尤其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降至15.77倍,跌破16倍,降幅最多。

  房價所得比又稱購屋痛苦指數,將全國中位數住宅價格,除以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而計算出來,可藉此大致了解民眾必須花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1戶中位數總價的住所,因此房價所得比越低,代表民眾購屋壓力較輕。

  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第4季全國房價所得比降到9.61倍,結束連續5季上揚趨勢。六都中以台北市季減0.43倍最多,房價所得比跌至15.77倍,不過台北市的民眾想買房,仍要超過15年不吃不喝。

  而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2.68倍,季減0.28倍;桃園市7.83倍,下滑0.15倍;台中市11.11倍,季降0.23倍;台南市9.36倍,減輕0.34倍。六大都會區僅有高雄微幅提升至9.25倍,季增0.19倍。

  內政部分析,在中位數住宅價格下跌與家戶可支配所得增加下,分子變小、分母變大,像全國中位數住宅價格已由860萬元下跌至850萬元,六都當中,除高雄未降外,其餘五都都已下修;而全國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則從87.8萬元漲至88.45萬元。

  同時,內政部認為,民眾購屋痛苦指數減緩,主要是受到經濟景氣放緩、升息及平均地權條例打炒房政策發酵等綜合因素影響,使房價所得比下墜,房價溫和修正趨勢越來越明顯,民眾將會逐步感受到。

  內政部表示,因應打炒房政策,除修正平均地權條例之外,還規畫3項住宅相關作業,短期包括房貸補貼、300億元租金補助,長期措施有「青年購屋積金」支持機制,目前正在配套研議中。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