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臺灣,邁向海洋之路的挑戰(上)/魯云湘

台灣好報/Basuran 2023.04.09 01:10
新聞圖片

魯云湘(自由撰寫人)

過去的臺灣,曾經存在一個海權國家,不僅驅逐當時佔據於臺南一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並且在臺灣建立起政權,這個國家,便是由明鄭所建立的「東寧王國」。為了能與大清對抗,當時的東寧王國,除了與日本的德川幕府進行海上貿易,也與中國大陸進行走私貿易,甚至曾經計劃進攻呂宋島(今菲律賓),驅逐當時的西班牙以延續自己的政權。

但歷史沒有如果,最終東寧王國因「反清復明」的意識而擺脫不了陸權主義,以及王國內部主戰派及主和派的意見分歧,導致政權被大清消滅。而一個本來可以倚靠海上貿易發展而逐漸轉往海權的國家,就這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然而臺灣的資源與價值,仍被後續的日本及美國所發掘利用,以下為筆者整理臺灣曾經擁有,或者現在也有,但已不作為主要商品的資源以及地理環境價值。

「臺灣的天然資源」
從荷西、明鄭(東寧王國)、大清到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島,擁有四個主要天然資源:
(一) 森林資源:
主要為聞名全球的臺灣檜木。因仰賴臺灣獨有的地理環境,位於亞熱帶地區且島內山脈海拔高,降雨量之高帶來潮濕的生長環境,導致其木材延展性夠又不易龜裂,不僅適合當作建材,其檜木提煉出的精油具有淨化空氣、除臭、舒壓及放鬆等功效;日據(治)時期甚至建設三大林場(阿里山、太平山及八仙山),乃至於國民政府來臺時期仍延續使用並外銷世界。

(二) 礦物資源:
1、 黃金。北部山區有量產少數黃金,早期生活在臺北市盆地的人民甚至可以在淡水河基隆河打撈到金砂,於日本統治時期探勘確認金礦在今日的九份地區,經過數十年的開採,整座礦山已被掏空,僅剩少量金砂。

2、 硫磺。位於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因火山運動相當活躍,故火山口有長年累積的硫磺,是作為黑火藥的重要原物料之一(硫磺、木炭及硝石)。

3、 大理石。可用於建築、裝璜、家具、器物與飾品等各方面,它獨有的硬度、光澤與花紋,使其作為一種高貴的石材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三) 海洋資源:
流經臺灣東部外海的黑潮暖流,為其周邊海域形成豐富的漁場,故臺灣從古至今皆適合發展漁業。

(四) 動植物資源:
在荷西統治時期以前,臺灣平原有大量的野生梅花鹿群,因皮革為當時主要的經濟產業,且需求量極為龐大,故梅花鹿皮作為熱門商品銷售至世界各地。

而臺灣的地理環境適合種植茶葉,故在日本統治時期引進大量的紅茶,並經過改良後,大量銷往歐洲等世界各地。

上述的資源,目前較為人知的可能僅有礦物資源中的大理石、海洋漁業及植物資源的茶葉仍在進行商業貿易;而森林資源的檜木,因生態環境因過度砍伐而遭到破壞,雖然近年在政府的及環保團體的復育工作計劃使生態逐漸回復,但臺灣檜木已不作為商品外銷,僅提煉精油販售。其餘的資源,要不是被時代淘汰,就是被貪婪的掏空。

「臺灣的地理價值」
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及位置,讓臺灣向來素有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艦這一稱號。因為在整個遠東地區,無論是從地緣政治、國際貿易及軍事戰略等面向,臺灣地區的重要性遠遠勝過本身的經濟價值,以下就上述的三個面向作一概略說明:
(一) 地緣政治價值:
對一個海權國家或是嚮往海上發展的國家而言,臺灣本身的地理位置是極為良好的。位於東北亞及東南亞中間的這座海島,不僅擁有天然港口,且海上航運路線可謂四通八達,東臨臺灣海峽、南向巴士海峽及南海、西面廣大的太平洋、北往東海及日本海。故無論在哪個年代,臺灣都可作為補給、前進及物資轉運的基地。

(二) 國際貿易價值:
因為航運路線便利,所以從亞洲前往美洲的商品貨物,或是東南亞及東北亞的經貿往來,臺灣均可當作臨時停泊的中繼港口。

位於泰國、緬甸及佬沃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區(佤邦)所生產製造的鴉片,過去便是經由臺灣販售至美國甚至歐洲等地。當然這是因為國共內戰的過去所導致的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臺灣作為全球地下經濟的轉運功能可能勝過檯面上的經濟價值。

(三) 軍事戰略價值:
日本統治時期受其南進政策影響,日本官方在全台各地建設港口及機場,以作為南進基地之用,故臺灣本島光是機場便高達十座以上,而港口也有五至六處。加上越戰時期美國駐軍臺灣,以及國民政府的治理下,不斷將日本遺留下來的軍事設施繼續改建使用,故整座島嶼如同軍事要塞一般。

故不論對中美而言,誰得到臺灣,都可讓對方有如芒刺在背。以中國立場,可以突破第一島鏈,名正言順的向第二島鏈趨近;以美國立場,可以持續制衡中國向海上擴張,以維持國家利益。

以上整理,為筆者對於從今爾後的中華民國–大臺灣地區,藉由過去瞭解我們若要再次邁向海洋之路,到底有何優勢、有何劣勢,因為唯有釐清自己的創造或剩餘價值,方能再次挑戰大海。下一期,筆者將針對臺灣現狀探討並分析未來之可能性及建議。

圖:1648年左右台灣古地圖(林進明提供)

臺灣,邁向海洋之路的挑戰(上)/魯云湘〉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台灣好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