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雁默專欄】氣球視角:全球化沒死,新冷戰說笑

匯流新聞網/雁默 2023.02.08 09:25

雁默/自由撰稿人

氣球事件餘波蕩漾,遭到輿論圍剿的拜登,在國情咨文中談及此事,稱「不要搞錯。正如我們上週明確表明的,如果中國威脅到我們的主權,我們將採取行動以保護我們的國家。而我們做到了」。

是的,大砲打小鳥,拜登做到了;臣服於民粹壓力推遲布林肯訪華,拜登做到了;昏君拜登缺乏領導力,公信力與執行力這件事,我們沒搞錯。

由於美國輿論的大肆炒作,有台灣觀察者認為氣球事件揭開了中美新冷戰的序幕,甚至有人拿1960年代蘇聯擊落美國偵察機事件相提並論。這到底是不是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我比較關心那顆氣球看見了什麼。

中國氣球在美國本土上方看到了什麼?

2022年中美雙邊貿易總額同比增長0.6%,達到7594.27億美元,中國對美國出口5817.83億美元,增長1.2%;美國對中國出口1776.44美元,減少1.1%。這是中國方面的統計數字。

美國方面的數字有點落差:中美貿易總額達6905億美元,為史上第二高;中國對美國出口5367億美元,與最高峰的2018年相同水平;美國對中國出口達153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儘管有落差,但對比歷史數據,以上數字顯示中美根本沒有脫鉤,只是在結構上有些調整:美國增加了中國玩具與塑膠製品的進口,中國增加了美國大豆與玉米農產品進口。雖然通膨因素部分導致了數據的些許擴增,但大致上,中美經貿緊密的現象並沒有改變。

美前貿易政策和經濟助理貿易代表埃德·格雷瑟 (Ed Gresser) 總結:迄今為止,消費者和企業的決定比政府更有影響力,關稅並沒有壓倒性的強大影響力。硬數據背景是—2022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為3829億美元,也是歷史上第二高的雙邊貿易逆差。

另一方面,2022年,美國於90個國家/地區的進口創紀錄,前三名是墨西哥,加拿大與日本。這意味著拜登並沒有重振美國製造業。

美國企圖重新校正供應鏈,因此與越南在過去10年的雙邊貿易擴增了2倍,到 2022 年達到創紀錄的 1275 億美元。大部分增長來自美國從越南的進口,導致美國對越南的貿易逆差在去年也創下了 1161 億美元的紀錄。

美國擴增越南進口,這現象最有趣,因為美國棄「中國製」改買「越南製」的背後,有很多是中國產品藉由越南洗產地到美國的,而洗產地幕後的推手是美國企業。

換言之,精確地說,拜登雖然沒實現降低對華依賴,但表面上因改進口其他國家產品而阻止了中美逆差的惡化,若非如此,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會更嚴重。而實質上,中國從越南洗產地出口到美國,等於賺美國錢的規模仍維持一定水準。

更有趣的是,美方因在部份產品減少了中國進口,而擴增了其他產品自中國進口的空間,若加總洗產地與正規貿易的數據,事實上中美貿易總額是遠高於帳面數字 ……. 氣球笑了。

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儘管美歐等國一再喊「近岸採購」(也就是短鏈貿易),但迄今為止,根本沒有成效可言,全球化沒死,「逆全球化」被過度炒作。符合我一貫的看法 —— 全球化不會死,最多只會變形。

既然全球化健朗如故,新冷戰從何談起?

新冷戰到底是什麼?眾說紛紜,中美打貿易戰時有人說這是新冷戰的開端,打科技戰時有人說是新冷戰的開端,美國發布國安戰略將中國列為最重要的安全挑戰,也有人說是冷戰2.0版,現在擊落中國氣球,又有人說是新冷戰的序幕。

按以上說法,這幾年「新冷戰」已經發生了好幾次了,但中美貿易數據卻依然熱絡。賣賣賣,買買買,中美人民並不覺得有什麼新冷戰啊 。

理解「冷戰」最簡單的說法,即「不是熱戰」,沒有武裝衝突。深入點說,是「壁壘分明地採取對抗姿態」。但事實上,中美未發生武裝衝突,且即便在國安角度,美國也迴避用「對抗」字眼描述中國威脅,而採用「挑戰」,在其他非軍事層面,則使用「競爭」。

換言之,除非將新冷戰定義為「不見得壁壘分明,且非武力的高度競爭」,否則談新冷戰根本是說笑 …….. 氣球又笑了。

美國的保護主義惹怒了它的歐洲盟友,但美國對歐盟的進口額,也達到了創紀錄的5533億美元。而除了歐盟與中國,美國對其他70多個貿易夥伴的出口也在創歷史新高,顯示強勢美元並沒有在進出口貿易中拖累出口。

這一切都說明,全球化沒死,新冷戰說笑,單極世界秩序正在轉向多極,而大家都在努力適應新局,整個適應過程中的理性變化都有跡可循,非理性干擾則扭轉不了權力多極化的大勢。

冷和,或許比「冷戰」更能貼氣地形容當下的變局,其較能概括「不見得壁壘分明,且非武力的高度競爭」所醞釀的多極世界,而「冷和」是全球化變形的驅動力,不會也無法弄死全球化。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雁默專欄】美國在烏克蘭耗盡軍火,台灣連「豪豬」都當不成

【雁默專欄】中國崩潰,轉向,不敢攻台?那幹嘛備戰佈地雷?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