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專家呼籲採取積極的全球行動,終結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汙名化和歧視,因為這往往「比病情本身更糟糕」。由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 50 多位享負盛名之專家所成立的「終結心理健康汙名化和歧視委員會」強調,必須賦予具有心理健康狀況患者權力和支持,讓他們在減少恥辱感的行動中發揮關鍵的核心作用。
最近的統計表明,全球有八分之一,近 10 億人患有精神疾病。COVID-19 疫情大流行有助於聚焦全球緊迫的心理健康情況,在大流行的第 1 年,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盛行率約增加了 25%,專家表示,自從大流行以來,隨著全球精神疾病盛行率的上升,現在更需要採取行動。
專家委員會所發表的聲明指出,對減少汙名化介入措施的證據進行全面審查時,發現與沒有心理健康狀況經驗者之間的社會接觸,是減少汙名化和歧視的最有效方法。
恥辱感「比疾病本身更糟糕」
許多具有心理健康狀況的人認為恥辱感「比疾病本身更糟糕」,對此,專家委員會聯合主席、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全球心理健康中心社區精神醫學教授 Graham Thornicroft 博士提到,委員會提出了 8 項經過實證的積極行動建議,希望將全世界數百萬人從汙名化所造成的社會孤立、歧視和侵犯人權行為中解放出來。
專家委員會提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會經歷雙重威脅:疾病本身的影響以及恥辱和歧視的破壞性後果。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汙名化和歧視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並導致個人被排除在社會之外,進而侵犯了基本人權。社會的不公義,例如就醫的問題,導致過早死亡併發症的可能性增加以及就業的挑戰,都與恥辱感有關。
當涉及到恥辱感時,語言至關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反應並強化消極的態度和行為。有些語言可能會患者受害,如果詞彙帶有負面含義,例如「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或「精神障礙」(mental disorder),可能貶低具有心理健康狀況者的價值,然而這些術語卻常在「國際疾病分類」(ICD)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使用。
建議使用以人為先的語言
專家團隊承認,這些國際分類系統被描述為汙名化,有些人認為診斷術語本身是貶低的標籤,特別是因為「障礙」(disorder)一詞可能不恰當地暗示了患者負面甚至令人不安的行為傾向。
不過專家一致認為,基於醫療工作者、患者、家庭成員和政策制定者的溝通原因,以及為了規劃和資助治療和護理,診斷是必要的。因此專家委員會建議使用以人為先的語言:「具有心理健康狀況的人」(person with a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共精神衛生研究和服務發展合作中心主任 Petr Winkler 博士提到,專家團隊的共識表明,世界各地的反汙名化介入措施,在具有相關經驗的人直接參與各個層面時最為有效,所以必須把具有心理健康狀況經驗者的聲音放在舞台中心。
基於上述原因,專家委員會報告中特意以詩歌、證詞和引文的形式納入有相關經驗者的聲音,以充分證明恥辱和歧視所造成的損失,並強調政府、國際組織、企業、學校、醫療保健提供者和媒體立即採取積極行動。
專家委員會呼籲各國政府實施反汙名化政策、遵照國際組織發佈指南的建議,包括調整學校課程、企業充分促進教育機會、工作參與和重返工作崗位計劃,還有對所有心理健康和社會工作者實行強制性的反汙名化培訓課程,以及在新聞媒體上系統性地消除汙名化內容,並對如何積極促進心理健康、減少汙名化和歧視發佈政策聲明和行動計劃。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