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宏》葫蘆堵一甲子的變遷
【愛傳媒郭正宏專欄】一百多年前才出現在台北盆地的「社子島」,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很短。原本台北盆地是一座名叫「康熙台北湖」,後來因地震等關係成為偃塞湖,慢慢的潮水退去才出現「社子島」。
以前人說的「葫蘆堵」是從社子到「番仔溝」(現延平北路五段與高速公路下)一帶,番仔溝的水道大約與現在高速公路道路平行,因地形類似「葫蘆」才得名「葫蘆堵」。
民國36年當地居民郭清水在淡水河畔,拾獲佛祖金身,後由在地鄉紳建一小廟供附近居民參拜,後因香火鼎盛,陸續在修建正殿等建築,民國60年佃農郭水火捐獻土地讓葫蘆寺有了現在的規模雛形。從初期的小廟到今天葫蘆寺的規模,一路上篳路藍縷見證葫蘆堵近一甲子的變遷,葫蘆寺對在地百姓居民早已是信仰的中心。
作者為旅行速寫藝術家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