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威脅我們的健康及生活,這些變動同步影響兒童日常生活的穏定性和安全感,雖然大部分兒童經過一段時間都能適應,但也不可漠視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 面對疫情壓力,要如何幫助兒童,尤其是特殊兒童,在疫情期間能繼續學習成長、沒有新的情緒行為問題呢?兒童精神科醫師宋維村,建議下列幾個原則: 1、要用兒童能了解的方式提供資訊和說明,學齡前兒童可能用圖片漫畫錄影帶幫助說明,年幼或特殊需要的兒童常要父母示範來幫助了解,說明和示範不是一次就可以,可能要反覆好多次兒童才能學會。 2、父母要瞭解兒童反應的個別差異,不能期待每個兒童反應都一樣,對反應比較慢的,要用更大愛心和耐心來協助。 3、要提供安全的物理環境避免危險和安全的情緒環境來促進適應;父母要有敏感的心,了解孩子的情緒和安全需要,時常給孩子肯定的支持和安慰;自己以身作則協助孩子在各防疫情境建立新的日常生活習慣,並稱讚鼓勵孩子;並在孩子有困難時,透過說明和示範,教導孩子學習調節情緒和行為方法,減少發脾氣、焦慮不安、不快樂等情緒行為反應。 4、盡量讓兒童有事做,讓孩子在家裡學習照顧自己、洗手、有固定學習/運動的時段、幫助家事等,建立在校和在家的日常生活習慣。 5、幫助兒童發揮個人的長處,建立健全的正向的自我,發展有韌性的適應力。 6、父母要有時間照顧自己,照顧好自己,才能顧及家人和工作。 7、如果有困難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先上網查詢自己可以採取的措施,必要時找專業協助。 8、對疫情的未來發展抱持正向的態度,以減少兒童的壓力。 9、現在打開電視,內容充滿世界各地的疫情報導,常常是負面的消息比較多,對認知和情緒發展都尚未成熟的兒童少年而言,容易以偏概全,不能完整瞭解和判斷所閱聽的訊息,容易誘發害怕、焦慮、或憂鬱的反應。 衛生局表示,疫情期間市長黃偉哲也非常關心市民朋友們的心理健康,呼籲大家一起同心協力抗疫;居家防疫期間若有情緒煩躁焦慮情形,您可使用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免付費心理諮詢服務,透過網路預約或撥打預約專線:06-3352982,由專業心理師提供專業心理諮詢,也歡迎民眾掃描「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及「台大兒家中心資源包」QR code協助您照護自己也照護孩子心理健康。(于郁金攝/部分照片由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