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全球沸騰導致極端氣候已成常態,過去10年全球經濟損失3.4兆美元
2024年12月31日中央氣象署發布2024年度天氣回顧,確認2024年為台灣自1897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台年均溫達24.97°C,打破2020年的24.91°C記錄。根據氣象署統計,截至2024年12月29日,2024年台灣年均溫比1901~2000年百年均值高1.66°C。淡水、新竹、台中、日月潭、台南、成功、台東及大武等8個測站均創下自設站以來的最高均溫記錄;不僅台灣,全球氣溫幾乎確定2024年將成為自1850年以來的最暖年份。中國氣象局2025年1月1日晚表示,2024年是中國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全國均溫達10.92℃,比常年均溫高1.03℃,是自1961年有全面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中國自從1961年以來所有最熱的10個年份都發生在21世紀。
[caption id="attachment_93945" align="alignnone" width="653"] 2024年12月31日中央氣象署發布天氣回顧,確認2024年為台灣自1897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台年均溫達24.97°C,打破2020年的24.91°C記錄。(圖/中央氣象署)[/caption]貳、西班牙世紀洪災逾220人死亡,民意指當局反應遲緩,多次上街頭抗議
2024年10月29日西班牙東部瓦倫西亞省(Valencia)突降暴雨,居民措手不及許多街道瞬間變成河流,水勢如同海嘯,導致車輛在洪水中相互堆疊。這是西班牙自1973年來發生過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當年西班牙有150人在洪災中遇難。2024年10月29日西班牙國家氣象局資料顯示,瓦倫西亞附近的奇瓦鎮(Chiva)在8小時內降下全年降雨量,造成的損失難以估算。洪災事故發生後,政府與緊急服務機構迅速派出直升機與救生艇展開救援,設法解救受困民眾。洪水迅速沖毀多座橋樑和建築,造成災區交通癱瘓、救援困難,其中瓦倫西亞自治區災情慘重,在全國231名罹難者中,223人就是在瓦倫西亞地區,還有4人下落不明,10月30日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ánchez)宣布,為遇難者舉行3天國喪日,並指揮全國加強救援。
這場西班牙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洪災造成逾220人死亡,致命暴洪襲擊自治區約80個城鎮,民怨四起批評者直指,這是因為當局反應遲緩造成,由於自治區主席馬松(Carlos Mazón)當日下午與政府團隊失聯數小時,未能緊急處理危機,讓因洪災而失去親屬、財產及生計的瓦倫西亞災民忍無可忍。11月9日約13萬瓦倫西亞人怒上街頭抗議,要求馬松引咎辭職、西班牙總理桑傑士負起責任。繼11月2場大型的抗議活動後,12月29日又有約8萬民示威群眾上街頭,要求災害應變荒腔走板、又在當日一度失聯的瓦倫西亞自治區主席馬松下台。
[caption id="attachment_93946" align="alignnone" width="943"] 2024年10月29日西班牙瓦倫西亞遭水災重創,12月29日約8萬人民第3次示威群眾上街頭,譴責當局對這起致命天災的應變速度緩慢,要求主席馬松下台。(圖/you tube)[/caption]参、高爾警告若不立即行動應對氣候變遷,未來恐將出現高達10億氣候移民
2024年11月15日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COP29一場有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演講時,列舉近年來的極端氣候事件,從印度和巴基斯坦高達50°C的熱浪,到西班牙瓦倫西亞因暴雨引發的洪災,再到亞馬遜地區的歷史性乾旱,這些災害的頻率與強度正持續加劇中。高爾指出2023年一年,巴西、尼泊爾和東南亞的氣候災難就導致數千人喪命,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同時,格陵蘭每小時流失3,000萬噸冰,海洋吸收93%的多餘熱量,且深入深達2,000m以上海洋。根據克勞修斯克拉佩龍方程式(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的熱力關係:溫度每上升1℃,大氣中的水氣含量就會上升約7%。而大氣中最重要且體積含量最大的溫室氣體就是水氣,以溫室氣體吸收紅外線的比率來說,水氣吸收約65%地球向外的長波輻射,二氧化碳約吸收33%,其他溫室氣體如甲烷、氧化亞氮、臭氧及氟氯碳化物等大約吸收2%,對全球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威脅。
高爾嚴峻警告:若不立即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遷,未來全球恐將出現高達10億氣候移民,對國際政治與經濟秩序將造成深遠且不可逆的衝擊。過去10年間,極端氣候事件已導致全球經濟損失高達3.4兆美元,較前10年暴增6,000億美元。目前全球有15%的房屋面臨氣候風險,若不加以改善,到21世紀中葉,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高達25兆美元。
肆、回顧2024年全球及美國在能源與環境議題上獲有重要進展
2024年12月31日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報導,2024年全球與美國在能源、環境議題的5個重要進展,包括:1. 國際能源總署(IEA)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的成長顯著減少,增幅為1%,創近年新低。2. 英國於2024年10月1日關閉最後一座燃煤發電廠,被視為全球逐步淘汰煤炭的重要里程碑。3. 美國在河流生態復育上獲得成果,如拆除加州克拉瑪斯(Klamath)水壩,恢復2,200英畝被水淹沒的土地,並助生態系統全面復甦。4. 2024年美國電動車及可再生能源的私人投資大幅增加,第3季在潔淨能源和交通運輸領域的私人投資達7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比2023年同期增長12%。5. 美國能源部投入4億7,360萬美元的資金,用在強化電網的韌性,幫助地方電網因應包括野火在內的極端氣候挑戰。 2024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幅0.6%,而中國在2024年則略增0.2%,惟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仍在持續增加中。
[caption id="attachment_93947"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2024年9月30日英國最後一家燃煤電站(拉特克利夫昂索爾發電站)午夜正式關閉,結束142年燃煤發電的歷史,成為G7集團中首個停止傳統燃煤發電的國家,轉向擁抱綠電,展現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決心和行動。(圖/擷自電視畫面)[/caption]伍、淘汰化石燃料是解決氣候危機的方法,氣候追蹤可提高減排效率70%
氣候追蹤(Climate TRACE)聯盟由逾100個企業、學術機構、政府和個人組成的聯盟,成員包括:Tesla、Google、波音、通用汽車、杜克大學以及美國環保署等。2024年11月15日COP29舉行期間,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一場有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會議上表示,世界應該聽取科學家的建議,而非屈從於造成汙染的行為者,他強調:「我們只需要決定世界還會在化石燃料產業的金融和政治力量面前畏縮多久。」氣候追蹤資料庫,對所有人開放免費使用。2023年利用這個數據庫結合AI技術,成功找出全球最大的碳排大戶,並發現其中有60%是發電廠。氣候追蹤還計劃公開空氣汙染資訊,並與各國政府合作針對汙染工廠商品徵收碳關稅,高爾強調淘汰化石燃料是解決氣候危機的方法,2022年在COP27上,高爾利用這面「氣候照妖鏡」,結合超過100個研究機構、300顆衛星、超過11,000個感測器以及公私部門數據,利用人工智慧算出全球碳排量最高的7萬多個碳排大戶,其中僅占數量0.7%的500個大戶就產生全球14%的碳排,其中有60%為發電廠。2023年COP28是進行全球盤點的一年,以評估各國在達成《巴黎協定》控制升溫在1.5°C內的進展。高爾強調氣候追蹤實際上是唯一一個獨立且準確的數據來源,可以清楚進行盤點。
未來,氣候追蹤計劃在資料庫中公開空氣汙染資訊,並與有意針對來自汙染工廠的產品徵收碳關稅的政府合作。2023年氣候追蹤揭露國家層級的碳排,其中阿聯酋公布的2019年碳排數據為2.25億噸,而氣候追蹤估計超過3.5億噸。高爾指出,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聲稱在石油和天然氣運輸中沒有甲烷和其他有害的環境物質排放,但事實上,衛星影像可以清晰地看到排放情況,包括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在內的50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已承諾逐漸實現甲烷排放淨零,高爾對此表示讚許,但他也強調必須仔細檢測這些公司是否遵守承諾。他呼籲淘汰化石燃料,才是解決氣候危機的方法,引起觀眾的熱烈掌聲,同時也顯示石油產業已經到了必須轉型的十字路口。過去世界未按計畫逐步擺脫化石燃料,造成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比2023年增加0.8%,並創新高記錄達374億噸。
[caption id="attachment_93948" align="alignnone" width="729"] 亞塞拜然專制領導人伊哈姆阿利耶夫在COP29會議上告訴世界領袖稱天然氣是「上帝的禮物」,他不應該因天然氣賣到市場而受到批評,並計劃在未來10年內將產量增加1/3。(圖/X畫面)[/caption]陸、氣候追蹤最新數據,台灣全球排名35,共有8處列入前500大排放汙染源
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於2024年11月24日於亞塞拜然巴庫落幕,氣候追蹤於峰會期間公布最新數據,單以碳排放量計算,台灣2024年全球排名第35名,其中台中火力發電廠再度蟬聯碳排榜首,位居全球第51名。據氣候追蹤統計,台灣共有8處排入全球前500大排放汙染源中。在溫室氣體排放量全球排名中,以中國大陸、美國、印度、俄國,和巴西包辦前5名,位居碳排放冠軍的中國大陸,其排放量高達美國近3倍,占全球28.14%;上海、東京、紐約、休士頓、首爾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城市;而在碳排放最多的州省級行政區當中,前5名都在中國。
台灣2024年整體碳排量約320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較2023年增加2.06%,占全球碳排量0.52%,位世界排名第35;碳排主要以能源、製造業和交通為最大宗,共占我國碳排量的84.47%,其中能源占總碳排量的50.53%。環境部日前審查中火2期環評案,儘管環團及民代提出多項質疑,包括機組規模不減反增,且2032年前空汙排放量並未減少等,在爭議聲中仍通過審查。根據氣候追蹤台灣前10大碳排放汙染源,以台中火力發電廠居冠,其次為中鋼小港廠,第3名乃雲林麥寮發電廠。
結語
我國環境部於2024年12月30日公布國家自定貢獻第3期目標(NDC3.0),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較2005年基準年減量26~30%,比2022年國發會發布NDC2.0的減量最高25%提高5%,亦即2030年最高減碳30%;相比英國首相Keir Starmer在COP29世界領袖氣候行動高峰會,宣布英國第3期NDC國家自定貢獻減碳目標,承諾2035年較1990年排放水準減排81%,展現氣候治理雄心。2024年12月19日美國拜登政府亦向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提交新版國家自定氣候計畫,2030年要減排50~52%、挑戰年碳排低於30億噸的雄心目標,儘管外界擔憂川普上任後會否決相關計畫,但國際減排的趨勢,仍將引導全人類的氣候行動。我國第3期國家自定貢獻,2030年最高減碳30%,相比英、美兩國世界領袖氣候行動高峰會宣布減碳目標仍有一段落差,且日本亦提出2035年減排60%,2040年減排73%,較我國亦表現出減碳雄心。
2024年9月30日英國最後一家燃煤電站,拉特克利夫昂索爾發電站午夜正式關閉,引發工業革命的國家結束142年燃煤發電的歷史,成為G7集團中首個停止傳統燃煤發電的國家,展現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決心和行動。2024年COP29舉行期間,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一場有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會議上表示,世界應該聽取科學家的建議,而非屈從於造成汙染的行為者,他強調:「我們只需要決定世界還會在化石燃料產業的金融和政治力量面前畏縮多久。」氣候追蹤資料庫,對所有人開放免費使用並計劃公開資訊,與各國政府合作針對汙染工廠商品徵收碳關稅,他強調淘汰化石燃料是解決氣候危機的方法。
作者張泉湧/日本東京大學理學博士,歷任民航局組長及多所大學兼任副教授,著有網路《全球沸騰張泉湧專欄》及《圖解全球暖化之危機與轉機》、《全球氣候變遷─危機與轉機》與《圖解大氣科學》第三版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