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04 15:29:02)中國醫藥大學姊妹校韓國慶熙大學李惠貞教授/院士偕韓國美容針灸的創始發明者白貞義教授訪問團一行三人,10月1-2日來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醫院進行傳統醫學及針灸研究領域合作交流並發表專題演講,由副校長王陸海院士、中醫學院講座教授林昭庚院士、顏宏融院長、陳易宏副院長針灸研究所李育臣所長等親自接待,不畏颱風前來聆聽演講的師生都見識深刻、獲益滿滿。
韓國慶熙大學韓醫學院於韓國醫藥界中佔有領先地位;李惠貞教授是慶熙大學韓醫學院前經絡研究中心主任、韓國科學技術翰林院院士,她所主導的針灸經絡科學研究所(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cience Research Center,AMSRC)是韓醫藥領域中唯一獲得韓國國家科學技術部資助的大型國家級研究機構,並連續九年獲得每年高達13億韓元(約台幣4,308萬)的研究經費,累積經費達台幣3億8千7百萬元。該研究所更成功申請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資助,成為韓國韓醫界首位獲得美國NIH研究經費的機構。
韓國慶熙大學李惠貞教授/院士偕韓國美容針灸的創始發明者白貞義教授及崔志遠醫師訪問團,此次獲邀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進一步增進兩校的學術交流合作;10月2日上午,李惠貞院士在本校附設醫院中醫部針灸科發表“針灸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及傳統東亞醫學”的專題演講。李院士在演講中深入探討了傳統醫學與現代科學研究方法的結合,包括神經生物測量、腦成像技術(如MRI及PET)、分子生物學測試等工具,進而了解針灸的機制與臨床效果。
李惠貞院士在演講中闡述了針灸研究的四大基礎結構:傳統中醫針灸知識、現代神經科學及生物醫學技術的應用、臨床治療技術的評估以及新型針灸療法的開發,並強調跨領域研究的重要性。李院士指出,目前參與針灸機制研究的領域已擴展至神經科學、腦成像、生物醫學、分子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等領域,並運用最新生化,基因遺傳學及光學技術,來研究針灸在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中的作用機制;讓不畏颱風前來聆聽演講的師生都感受深刻、獲益良多。
當天下午,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特別邀請韓國美顏針發明者白貞義教授及崔志遠醫師進行專題演講;白教授分享了她在治療呼吸中止症候群過程中,意外發現口腔及鼻腔內針灸對改善面部輪廓的療效,進而發展出現代美顏針技術。
崔志遠醫師則介紹了面口部針灸療法在美學及功能性治療上的應用,並預測未來非侵入性療法及自然美學的應用將成為主流治療選擇。崔醫師目前在美國加州執業,並系統性整理相關內容撰寫專書,積極推廣美顏針療法。在會場住院醫師們踴躍向白教授及崔醫師請教面口部針灸療法的相關技術,現場氣氛融洽。
演講結束後,中醫學院顏宏融院長特別致贈李惠貞院士紀念品,以示感謝一場極為成功的演說,同時感謝馬光醫療網副學術長鄭鴻強醫師的牽線協助;韓國籍李惠貞院士是中國醫藥大學的傑出校友,於1980年取得慶熙大學韓醫學士學位後,來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隨後返回韓國在慶熙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李院士長年來積極促進中國醫藥大學與韓國慶熙大學,以及韓國韓醫學界與台灣中醫藥學術機構之間的交流,對兩國及兩校之間的學術合作與友誼貢獻卓著。
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李育臣醫師並設宴款待與會貴賓;席間,更有來自美國的知名中醫專家團隊蒞臨共襄盛舉,該團隊成員包括美國針灸聯合會(United Acupuncture Association,UAA)前任會長李景新醫生、副會長于家山醫生、加州中醫藥五系大學中醫博士張復華醫生及該校博士候選人高秀卿醫生。雙方學者就針灸及傳統醫學研究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賓主盡歡。
韓國慶熙大學自創辦人Dr. Young Seek Choue時代即與時任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陳立夫先生建立深厚友誼,兩校關係密切。去年,本校副校長王陸海院士與講座教授林昭庚院士率領學術訪問團前往韓國首爾,造訪慶熙大學韓醫學院,進行傳統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並簽訂合作備忘錄,為雙方在針灸及傳統醫學研究領域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礎;今年,韓國科學技術翰林院李惠貞院士回訪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進一步促進兩校的學術合作交流,為兩校及兩國醫學界未來更緊密的合作與交流揭開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