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60 大谷翔平 颱風

迎古文字帶你穿越時空 慈大老師牛年說牛

慈善新聞網/ 2021.02.14 00:04

  迎來牛年,慈濟大學國際暨跨領域學院呂佩珊老師跟大家說說與牛相關的字。古人用牛造了許多文字,兩個牛的「牪」為牛隻相伴的意思,三隻牛的「犇」為奔跑的意思。還有,牛部的「牠」是動物的代名詞,「特」原意是指公牛,後來引伸為獨特;不只是公牛有專字,「牝」為母牛,「牴」為小牛,「犖」原指毛色不純的牛,「物」是毛色雜的牛,也都有專字來稱呼。後來,「犖」被用來形容獨特顯眼的意思,例如「卓犖」、「犖犖大端」;而「物」就用來泛稱萬物。

  呂佩珊老師進一步解釋,原來在古代社會,牛可幫助農人耕種,牛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行軍打仗也用牛車,商周時期還用牛骨來記錄占卜內容,就是我們現今稱的甲骨文。因此,牛之於古人是非常重要的動物,不可隨意殺牛。元朝農業專家王禎在《農書》中說:"農爲牛本,有功於世"。即使到現在,很多華人家庭還是有不吃牛的傳統。

  慈濟大學國際暨跨領域學院呂佩珊老師專長於文字學,除了介紹幾個跟牛有關的文字外,也介紹大家認識商周時期的吉祥語,例如「純魯」、「魯多福無疆」,呂佩珊老師表示,現在我們聽到魯,會聯想到「魯蛇」、「脫魯」」都是比較負面的形容詞,這是從英文字「loser」翻譯來的。其實,在商周時期,「魯」是嘉好,引申有福佑的意思。古人常用「純魯」來指大福,祭祀跟神靈祈禱的時候,還會祈求上天賜給「魯多福無疆」呢!

  呂佩珊老師熱愛漢字,從大學開始研究文字,迄今已步入文字學殿堂18年,秉持著對漢字的喜愛,戮力持續發表古文字研究論文,近年更受韓國、德國漢學界之邀,前往發表學術成果,去年更榮獲2020年中國文字學會優秀青年學人獎,呂佩珊老師表示,現在很流行穿越劇,研究漢字是真實的穿越,從漢字去認識古人的生活,理解古代思想文化,最大的夢想是能參與文字考古研究,獲得第一手古文字材料。

  為了推廣文字學,呂佩珊和國際學生印尼籍的陳丹佳一同創作了古文字貼圖,熱愛動物的陳丹佳以慈大資深流浪犬「荳荳」為創作靈感,荳荳是四眉犬,眼睛是上方黃土色的眉毛是特色。可愛的四眉犬為古文字貼圖增添了不少趣味。

  陳丹佳同學表示,很開心可以來到慈大上課,雖然是華人家庭,但父母說的是家鄉話,來台灣後華語進步很多,甚至還有機會認識漢字的淵源,非常感謝佩珊老師,也希望大家會喜歡她的創作。這套LINE貼圖除了古文字外,貼圖還加了年輕人常用的「無力」、「安安」、「寶寶難受」等網路用語,古今結合搭配荳荳各種表情,希望有更多人對古文字有興趣。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