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大奉打更人 鄭恩地

【投書】美國給華為續命,台積電得緊張了

匯流新聞網/匯流筆陣 2020.09.29 14:10

雁默/自由撰稿人

作為中美科技戰最大亮點,華為的死活十分引人關注。只要將各種國際媒體在相關報導上的意識形態偏見,與鹹濕辭令過濾掉(雖然這不容易),結論很清楚: 華為不會死,也不會只剩半條命,它會活得更健康。

在9月15日的大封殺供應禁令出台後,外界對華為的命運一片悲觀,但沒多久,美國卻開了小門,讓兩家美企超微(AMD)與英特爾有限度供貨給華為。於是大家就問,那「非美企」有沒有小門可鑽?

沒有的。整個「華為殲滅戰」,講白了就是川普想藉此重振「美國製造」的一場豪賭。另一項發展給出了證據 —— 美國開始討論投入250億美元補貼本土半導體業。

根據日經新聞的數據,美國半導體全球銷售份額47%,但產能卻只有12% , 中國產能卻已佔全球份額15%。美國產業結構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設計」大於「生產」,因為前者利潤較高,將後者移往亞洲,成本較低,一來一回利潤最大化,造就了這個時代的美國富豪樣態,與愈形嚴峻的貧富不均。

這個產業結構成就了高端白領階級,犧牲了藍領階級利益,重點是,美國科技業高端白領有著大量外來移民。這就是川普決心重振「美國製造」的基礎,而且必須以民粹手段激化改變。然後我們就聽到「中國人偷了我們的工作」,以及排斥外來移民的種種叫囂,完全感動了美國的藍領階級。

只是,美高科技業想與中國斷鏈談何容易?因為這根本就是美國一手主導的全球化結構,而高科技美企正是最大受益者,要自宮嗎?

嘴巴否定過去的自己不難,真要動手斬斷自己的命根,那完全是另一回事。斷供華為,美國半導體業第一個跳腳。然而,川普的主要訴求,高科技美企是聽得進去的,將產業鏈移回美國本土,長期而言有利於自己,因為在中國營商,必須面對官方補貼。不過,生產回流遇到的三大障礙是 —— 工人,資金與中國市場。

於是,早在5月底,美國半導體協會(SIA)向美國政府提議,以370億美元扶植半導體產業大舉移回美國。設廠,研發,土地,獎勵投資,基礎研究方方面面都要錢。

該月,台積電宣布在美設5奈米廠,外界猜測是買門票續供華為,但是美國一紙禁令捏死了這個猜測,內含美國技術就不行,當然也包含美企在內。但禁令一生效,華盛頓就給美企開了小門,然後討論250億政府補貼。

意圖很明顯,人民幣還是要賺,賺來的錢回頭補貼美企回流。

這發展在歐洲,日本,韓國與台灣產業界眼裡,除了滋味不好受,更緊張會成為這波科技戰的最大受害者。因為如果只有美企能分到中國餅,而且還受聯邦政府補貼,這遊戲要怎麼玩下去?更重要的是,中國已決心在高科技業自給自足,政府補貼更是不在話下,在兩強以政治力扶植下,其他外商怎麼不是最大受害者?

最令人側目的是,根據日經報導,美國250億補貼,對象有可能包含在美國設廠的友好外企,如台積電,以及撥款作為與歐日同盟國共同開發半導體的「多邊基金」。

什麼意思呢?就是美國想以250億美元作為籌碼,要求同盟與其半導體大廠,為「美國製造」做出貢獻,至於代價是什麼,就很有想像空間了。

台積電會不會被要求將總部或最高規格廠移往美國?目前3奈米廠與2奈米製程都在台灣。

讀者還記得美國務次卿克拉奇訪台,也與張忠謀會晤了吧?250億草案與半導體聚落未來感,可是一個札札實實的外交籌碼。台積電若將最先進製程與晶圓廠都移往美國,會帶去的就是一整個產業鏈,沒了台積電聚落,台灣不死也半條命。

其實,美國索命華為,像台積電這樣的頂尖高科技企業,應該早有警惕,被鎖定成下一個索命對象,一點都不奇怪。在高科技關鍵技術領域,是沒有真同盟的,美國不會因為台灣政客的卑躬屈膝而放過台積電,因為這項關鍵技術「離中國太近,離美國太遠」。

更何況,台積電竟然強到擊敗英特爾,論風險,台積電如臨深淵,恐不亞於華為。

這盤棋已大致清晰,美國圍剿華為的真實目的,不在於剷除,而在於為美國產業鏈回流爭取時間,順帶收編其他重量級外企。

美國在高科技上的優勢,正被中國逐項追趕,時間已然不多,因此外企在接下來幾年美國的威脅利誘下,壓力山大。在高科技領域,歐洲內部太難喬,日本決策龜速,韓國體量太小,台灣是筆尖,論「集中心力辦大事」的能力,都比不上積極整軍備戰的中美兩國,散兵游勇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兩強所收編或殲滅。

由此可知,「華為事件」太深刻,也太沈重,也可見北京「內循環」戰略的意味深長。

中美科技戰是兩強賭上國運的戰爭,也必然演變成不見血的世界大戰。對台灣而言,根本沒有作壁上觀的可能,將命定被捲入,產業鏈與資本,大概率支離破碎。

因此,華為將活得更健康,台積電不一定。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合成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中國台灣」會不會是「十月驚奇」的主角?

【投書】期待蔡政府是一個最照顧人民的政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