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是否以為,女人只要生下孩子,乳房開始分泌乳汁,自然就會充滿母性。這也難怪,因為乳房向來是母親的象徵,一般人會做如是想並不奇怪。然而,實際上無論媽媽乳汁豐沛,還是乳源枯竭,絲毫都不影響母性。
女人從懷孕到生產的過程,內分泌劇烈起伏震盪,不只是體內環境改變,外觀也經歷種種巨大變化,這些都可能造成情緒失衡,引發許多媽媽罹患產後憂鬱症。即便還不到確診為憂鬱症的程度,也可能變得食不知味、夜不成眠、對原本喜愛的事物完全失去興趣,然後足不出戶,懶得和家人以外的人見面。
她們忍受丈夫工作晚歸,娘家又遠在天邊,整天關在鳥籠般的小屋裡,和一個字都不會講的寶寶大眼瞪小眼等,孤寂無助的日子一天過一天,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雖然日本社會現在也開始接受「育兒爸爸」,不過媽媽仍然是在家帶孩子的主力,她們在無人可以分擔育兒重任的情況下,有時難免感到喘不過氣。寶寶哭鬧不止、把食物灑滿地、滴尿漏便等,任何一點小事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刺激媽媽失控抓狂忍不住作勢要打人。當妳被逼到宛如成了「母夜叉」的狀態,感到自己面目可憎時,該怎麼辦才好呢?
別未一時失態 而譴責自己
眼看孩子不自覺做出危及生命的舉動,妳慌忙輕拍他的小屁股制止,或是在人前顧不得形象地大聲喝斥孩子「不可以」,兇惡的嘴臉引起眾人側目等類似這樣的經驗,相信每一位媽媽多少都曾經歷過。筆者認為,雖然程度有別,但是這類舉動本質上與兒童暴力或虐待完全不能相提並論,所以媽媽們也不用為了自己的一時失態而嚴厲自責,懊惱不已。
姑且把肩膀上的重擔暫時放下,回想父母是怎樣拉拔自己長大,或許可以從中發現一點啟示。萬一還是感到自己十分孤立無援,請毫不猶豫地向周邊的人尋求協助,例如,與孩子的小兒科醫師討論,也是筆者推薦的好辦法。不必等到孩子生病上醫院,利用兒童健診、預防接種等機會,都可以向醫生表達自己的無助,像是「我對自己帶孩子很沒把握」、「我有育兒的問題想要請教醫師」。我們小兒科醫師既是統管兒童疾病的醫生,也算是家庭醫師。想要孩子平安健康的長大,得先有身心健康的父母,所以從旁協助全家人的育兒工作,也是身為小兒科醫師的使命。
育兒路上需要一位值得信賴的小兒科醫師
遺憾的是,媽媽有可能沒遇上投緣的小兒科醫師,或是醫生沒能設身處地理解家長的話,就像我以前那樣,忙看診都來不及,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傾聽媽媽們的心聲,也不懂得體諒媽媽們求助無門的痛苦。
所以,當你感覺小兒科醫師和妳不投緣,無法向他請教育兒問題時,請儘管另找高明。因為陪伴孩子成長是一條長遠的路,非常需要一位值得信賴的、可以說得上話的小兒科醫師。
而對於小兒科醫師來說,遇到主動求助的父母,是一件必須慎重以對的大事,因為我們也經常從病患的家長身上獲得寶貴的經驗。小兒科醫師若要累積臨床經驗、拓展自己的專業視野,絕對少不了病患父母的啟發。
說到這裡,容我稍微岔題。我們醫院裡的小兒科醫師,男女比例正好一半一半,男醫師會常向女醫師請教些應對方法。比方說,如何與孩子的父母說話、怎樣哄小朋友、如何更能親近幼兒等,這些都是女醫師的強項。事實上,女性也比男性更懂得為人設身處地、體貼對方的感受、傾聽他人心聲。所以筆者主張「醫療需要母性」,不只是小兒科如此,所有的科別都一樣。
別忽視孩子的基本需求
言歸正傳。如果媽媽感覺到孩子愈帶愈力不從心,真的想要轉換一下心情,稍微喘口氣、休息片刻,請儘管洽詢各地社會局或區公所,他們可以安排鐘點托育,減輕父母的育兒壓力。
有極少數的人難以在情感上建立親子連結,無法去愛或是不知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不過,若是能夠有自覺,並為此煩惱,表示問題還不至於太嚴重。最怕的是絲毫不自覺有問題,理所當然地對孩子漠不關心。在父母長期忽視下長大的孩子,身心都會遭受創傷。有一種虐兒叫做「疏忽」(Neglect),父母放著年幼的孩子不顧,連最起碼的餵食和最低限度的衛生條件都無法滿足。
在種種「疏忽」的徵象當中,小兒科醫師絕不該遺漏的,就是疏忽孩子醫療照顧的「醫療忽視」(Medicial Neglect)。例如,孩子連續好幾天發高燒,卻不帶孩子到醫院看病,像類似忽視孩子的醫療照顧,往往是「疏忽」的重大警訊。
還有,小兒科醫師一定要從孩子的衣著髒兮兮、身形瘦小、臉上缺乏表情等給人「不尋常」的感覺中看出端倪,這其實就是孩子本身對外界發出求救訊號。其他像是空白的媽媽手冊,也說明父母對孩子的不在意。我們最擔心的,是媽媽對孩子失去關愛。如果只是一時的育兒倦怠,那還有得救,就怕長期的疏於照顧,後果將不堪設想。
請不要一個人為養育孩子苦惱,當妳會自問:「我是不是在虐待孩子?」時,就表示妳一定有能力當個好媽媽。沒有任何一位媽媽能夠憑一己之力獨自帶大孩子,當妳煩惱不已,或是感到無以為繼的時候,請對我們發出求救信號,沒人敢責怪妳不夠稱職。
※ 內容授權自《兒科權威傳授的最高教養法》,作者為高橋孝雄,時報文化出版。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孩子天天好動又亢奮!除了巧克力,可能還踩中了這些「咖啡因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