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心房顫動4警訊~臨「微」不亂,7要點防腦中風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8.10.22 17:35

「心房顫動」是一種容易導致腦中風的心律不整疾病。在台灣每年約新增3萬名病患,醫師表示,季節交替,氣溫驟降,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要特別注意,若出現心悸、胸悶痛、頭暈無力、呼吸急促等4大警訊,千萬別輕忽,應盡速就醫。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趙子凡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是指心房快速而不規律的跳動,一旦發生時,因為心房沒有有效的收縮,心房內的血液會處於流動不佳的狀態,在這樣的情形下,血液很容易凝結成血栓,容易阻塞腦部血管而造成腦中風。

心房顫動4大警訊:心悸、胸悶痛、頭暈無力、呼吸急促

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研究顯示,台灣地區約有26萬名心房顫動患者,但據門診調查,約有13至23的心房顫動病患並無臨床症狀,很大一部分是在中風就醫後才被確診,但往往為時已晚,已經造成了偏癱、臥床等悲劇。

因此,早期發現及預防很重要。由於心房顫動發生時,心房的跳動變得快速且混亂,導致心跳加速、忽快忽慢,雖有些患者並無異狀,但有些人則會覺得心悸、胸悶痛、頭暈無力、呼吸急促等症狀,若出現有這4大警訊,應積極就醫。

調查發現,心房顫動罹患者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

調查發現,心房顫動罹患者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

辨識腦中風口訣:臨微不亂

趙子凡醫師強調,每當天氣轉涼,溫度變化大,血管就會收縮,阻塞、破裂風險也隨之增加,因腦中風就醫的患者也會比平時多出近1倍。包括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心律不整的患者都是高危險族群。

另外,曾中風過的患者腦中風的風險也會增加,另外,像是65歲以上長者,因血管彈性差,也應特別注意。因此,提醒高危險族群,預防腦中風應謹記辨識症狀口訣:「臨微不亂」。

首先,「臨」時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第2,「微」笑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第3,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別慌「亂」,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

小心血栓 防腦中風7重點

另外,調查也發現,心房顫動患者發生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由於心臟不規則跳動、無力,心臟衰竭的風險也是一般人的3倍;若與一般中風相比,合併心房顫動的腦中風更加危險,1個月的死亡率高出3倍,同時中風後的殘障程度也較為嚴重。

因此,提醒民眾,若有大中風症狀,包括一手一腳無力、意識不清、語言障礙無法表達,第一時間應立即送醫學中心,因為緊急動脈瘤手術、血栓術只有醫學中心才有辦法處理,送小醫院再轉診會耽誤黃金搶救時間。此外,預防腦中風應注意7重點,包括:

  • 1.天冷時應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應避免冷天一大早出門。

  • 2.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多清蒸、水煮、涼拌,少吃油炸食物。

  • 3.每週至少運動3次以上,老人家多選擇步行、做體操等緩和運動。

  • 4.戒菸、戒酒。

  • 5.保持情緒穩定。

  • 6.定期做健康檢查、量血壓、血糖及血膽固醇。

  • 7.遵循醫囑治療慢性病。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6889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