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凱米颱風 拜登 幼兒園性侵

【多元論壇】流動的島嶼  台灣高校人才流失問題

大成報/ 2018.07.24 15:27
【讀者投書/黃亦歆】2017年秋天,我以交換生的身份初到南京大學。本以為台灣人在對岸高校是少數人口,但在食堂併桌吃飯遇到台灣本科生、百人演講廳裡聽到前排同學說著一口熟悉的台灣腔、我所屬的社團也充滿台灣人,數量多到超乎我們交換生的預期。曾幾何時,島嶼流動成為一股流行。

亞洲人才爭奪賽
近年亞洲各國針對大學人才招生的開放政策,使台灣高中應屆畢業生有更多元的選擇,這也是造成島嶼人才流動的關鍵。香港理工大學去年12月在建中舉辦說明會,在尚未考學測前,就提供全額獎學金招攬台灣學生。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更是以體驗營,落地接待在第一階段就通過的學生。

在亞洲搶人才的競賽中,兩岸三地都急著尋找最優秀的人才。各國更投入高額的高教經費,設立獎學金、推廣國際化與全英語授課課程,吸引頂尖學子。相較於香港及對岸,台灣的態度更趨近於保守。建中校長形容教育部「守株待兔」。只要政策不改,面對虎視眈眈的四圍,台灣人才流失就如同沙漏般。

台灣交通大學校長指出,目前台灣的大學環境面臨產業膠著,內耗的環境使經濟衰退,優秀的人才對經濟信心不足自然會出走。如同南京大學的台生Simon所說:「我很愛台灣,很愛。我希望他好,但他不好,我不得不離開。」採訪接近尾聲的時候,他很無力的看著我。「離開台灣從來不是討厭台灣的環境,而是大陸開出這麼好的機會,我想試試看。」


對岸高校面台開放政策
南京大學是中國大陸985重點大學,2016高校排名第五。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曾說:「不管你是上海復旦沒有錄取,還是北京清華落榜,無可否認的,能在南京大學就是學霸。」一語道出南京大學在中國大陸高校名列前茅的地位。2010年面向台灣高校擴大招生政策開啟後,台灣學測頂標生有機會和對岸前2%考生一同在名校中學習。以南京大學2013~2017年面台招生數據顯示,可以看到像Simon這樣以學測成績申請的免試生人數逐年攀升。

Simon是南京大學新聞系二年級學生,來自台北。兩年前用學測成績申請到南大。我問他還記得當時學測成績嗎?他回答「頂標」。再細細追問,他才透露當年以62級分申請上南京大學。面對我略表驚訝的臉,Simon笑說:「對,我這個成績考不到台大,但在大陸卻可以申請到世界排名跟台大差不多的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學工部職員(教務處)陳東表示,頂標生申請南大,幾乎是全部錄取,但最後只有接近50%的報到率。而後期追蹤發現,放棄的學生最後都跑到清華、北大…等世界排名更高的大學。


流動的島嶼
我們就像一座被世界邊緣的孤島。島上的人搖旗吶喊,年輕人聲嘶力竭的抗爭。而對岸正展開雙臂靠向島嶼,對台灣的優惠政策一條接一條,島嶼一部分的人才正在外流,悄悄地、緩慢的,用你沒發覺的速度。

2018年最新政策又放寬為學測「均標」即可申請對岸高校,且面台招生不只門檻放寬外,名額也增多。近年台灣推動高校改革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深根計畫,改革目前台灣各大學面臨的資源匱乏,解決大學國際接軌與未來發展情勢,並彰顯各大學的辦學特色。然而高教深根計畫屬於長期資源投入,是否能與祭出快速粗暴政策的周圍各國抗衡?在教育改革下,台灣不慍不火的政策是否已緩不濟急? 在這一波人才搶奪戰是否還有籌碼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島嶼的天光很美,但我們能不能撥開厚重的雲層,撇除名為焦慮的陰霾。讓天光不只是天光,是可以依循光線前行,帶領出走島嶼的學子們,找到回家的路。(文/ 黃亦歆,目前為大學生,曾交換於南京大學)

【本文僅為個人論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熱門關鍵字:

消費生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