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 象鼻族 銀杏颱風

文青報報–文青書店特輯

滔新聞/文青散步 2018.07.06 22:00

 

你有多久沒有逛書店呢?

文青報報這次來到了台中最新、最美、最文青的「小書房」。

喜歡閱讀的朋友有空一定要來走走!

這次除了帶大家首訪小書房外,也精選了幾間別具特色的書店,讓閱讀成痴的你沉浸在滿滿的書香中!

 

今夏必去!全台最美書店在台中

寬敞空間、藏書萬冊,樹下人手一書,悠閒舒適的氛圍令人嚮往。

近年來傳統書店式微,複合式經營為書店開闢一條活路,誠品書店、蔦屋書店都是以此模式聚集人潮。如今有業者下重本在台中打造高質感的閱讀空間,讓看書體驗再升級。

 

以小書房為名的實體書店,分為成人和童書區,展演廳定期舉辦講座,結合會議間、咖啡廳成為新型的文創場域,業者在店內規劃了上百個座位,寬敞舒適的閱讀空間,也讓民眾的閱讀意願大大提升。

 

小書房台中文心店以電影午夜巴黎為靈感,雅緻的座位之外,可見留聲機、馬車等元素,雖然還未正式營業,但已讓人相當驚豔。業者自創文具品牌小書包,販售來自台、日、韓文創設計,風格多元的商品,文創和生活美學與民眾的距離更貼近,多元風格的複合式書店,讓都市人在這個空間裡,能更徹底的放鬆。

 

秀泰生活台中文心店,將會在7月14號起連續三個週末,舉辦一系列消費者活動,提供電影票、餐飲兌換券等獎項,造福台中民眾,兼具設計感與人性化的複合式空間,勢必再掀起另一波人潮。

 

店家資訊/

小書房台中文心店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文心南路289號(秀泰生活台中文心店)

 

 

打鐵街裡的小書店 記憶老屋裡的浮光片刻

人生中的浮光掠影,可以靠影像靠記憶封存,也可以藉由書籍來保留。舊城區打鐵街的巷弄裡,開了一家名為「浮光」的書店,70年的老屋與書香在音樂聲中,交織出不一樣的人文風景。

 

店主人陳正菁表示:「我覺得新舊夾雜這件事,它沒有把古老的傳統給完全地剔除,沒有完全否定,然後它讓新的元素進來,在這個赤峰街的巷弄裡,看得很清楚。我覺得混雜感是台北,或是台灣文化裡面,本來就很特殊的一個特徵,我沒有完全要復古的概念,但是我希望保留,保留它好的元素,然後保留歷史感,但是我們是一個現代人,所以我加入新的東西,加入我自己本來原先學習過的,一個過程的那些養分。」

 

頹廢的閣樓以後工業風重建,呼應打鐵街的歷史感,回收的木料做成吧檯,繼續成為書店的一部分,洗石子地板與鐵花窗,歐式的燈具與木窗,新舊夾雜著中西合璧,書架上的藝術人文書籍,與窗外的打鐵街,形成異質性的和諧美感。

 

陳正菁說:「台灣的小書店是有特色的,每一個老闆每一家書店的店主,都反應了一種風格。書店可以涵蓋一個空間的部分,就是它是一個公共空間,它是一個人穿越的空間,它是人跟書之間,人跟人之間的對話。人可以自己成長就是靠閱讀,所以我覺得書應該是這個時代不要消失的東西。」

 

為了保留紙本閱讀的溫度,老屋變身為獨立書店,為了記憶人生中浮光掠影,於是,我們開始閱讀。

 

店家資訊/

浮光書店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7巷16號

電話:(02) 2550-7288

 

老屋與書香交織 三條通裡的小浪漫

這棟位在中山北路俗稱三條通巷弄裡,面窄狹長型的老建築,推開落地玻璃門窗,清爽明亮空間裡,擺滿了各式特色書籍。擁有具傳統特色的磨石樓梯與地板,舊時代的窗與門見證了中山區繁華的歷史。

 

負責人 陳依秋:「很喜歡這個房子的結構,它是沒有隔間型態的,看到這裡的時候心中是有點驚喜的,雖然它不像以前的房子那麼大,有一進二進,但它中間保留了一個小小的、可愛的天井。這樣的空間一方面很好運用,也某種程度保留了台灣大概3、40年前人們生活的樣子,神奇的是,到了當今,對於像我們的狀況而言也是非常好用的空間設計。」

 

原本從事編輯工作的陳依秋,將老屋打造成複合式藝文空間,「朋丁」一樓作為獨立書店,以獨特的擺放方式呈現書本與紙張的溫度。

 

負責人 陳依秋:「不是一本書就會適合每一個人,可是這一本書總有一天會遇到適合它的讀者。你可能也在尋找一本適合你的書,這種經驗可以把它稱之為書跟人之間的緣分,就好像人跟人一樣,是帶著有點浪漫的情懷去經營這間書店。」

 

保留的天井成為溫馨角落,每個角落都有令人驚豔的巧思,二、三樓則為展場空間,除了可以欣賞當代藝術創作,令人驚豔的木框老窗,也在老巷弄中展現溫暖氣息。

 

喜歡書本也愛上老屋,書本的溫度交融著歲月遺留的恬靜氣息,在老房子裡靜靜地成為一種美好。

 

店家資訊/

朋丁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

電話:(02)2537-7281

 

蔣渭水故事貫穿北宜 老屋「行冊」擁歷史想像

你對老屋的想像是什麼?

這裡是蔣渭水大安醫院舊址,三開間的其中一開間。「行冊」獲得老屋新生銀獎,以一個家的概念作為出發點,一樓是客聽、二樓是餐廳、三樓則是書房,特殊的空間設計裡,隱含著許多巧思與情感。

 

經營者 Ting:「老的東西背後有一個故事,我就很喜歡想像那個故事。我們找到這個房子的時候,其實不曉得它是蔣渭水大安醫院原址,我們是之後才知道的。因為蔣渭水是宜蘭人,我們才會把宜蘭到台北這段路的地形、地理等高線,作為我們一樓的座位。」

 

從門口往裡頭望去,地上這條蜿蜒的深色部分代表淡水河,最靠近門口的是台北出海口,兩側階梯形的座位區,一邊是陽明山、一邊是觀音山。除了地面設計向蔣渭水致敬,天花板的設計則是蔣渭水過世的八月星空圖。

 

二樓的餐廳則是等高線的延伸,高低起伏的天花板與一樓地面相呼應,老窗花與老家具錯落其間,打造舒適的用餐環境。三樓則是以一百種讀書方法作為設計概念,在裡面看書或坐或躺,甚至可以躲在小角落發呆。以黑盒體凹折出的不規則空間,像是屋中屋、房中房,也像每個人內心,錯綜不規則的世界。

 

更多文青景點推薦:https://goo.gl/D0DVU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