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定義民主政治的要素就是:民意政治、政黨政治、責任政治。人民有選舉權、罷免權,以及即時的民意反映(民調現示),乃是民主政治最主要的要素;又因政治運作必須有團體的制衡,相互競爭與相互監督,因此政黨成為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要素;還有為政者都應向人民負責,做不好下台,所以,責任政治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
由於民主政治是政黨政治,黨員在黨內互稱同志,有志一同參加一個政黨,成立政黨的目的就是要執政,美其名為民服務,而代表政黨擔任公職的黨員,就叫做「從政同志」,從政同志主要包括政黨提名的總統,副總統、地方首長等民選首長,及各級民意代表,還有取得執政後所任命的政務官及其他職位,據知,我國總統有5千多個職位可以任用。
又由於從政同志代表該政黨的形象及政績或成績,所以任何從政同志的品行,必須經得起檢驗;從政表現,理論上都應該至少60分(一般所認定的及格分數),如果不及格就連累政黨,甚至拖垮政黨,政黨輪替就是因為從政同志總體上不及格所致。
我國(中華民國)自1996年開始總統直選,已徹底的實施民主政治,短短20年就已發生三次政黨輪替,原因應該就是總體從政同志不及格,筆者以最主要的從政同志政黨領導人(歷任總統)的表現,回顧如下:
李登輝在1988年意外繼任中華民國總統及中國國民黨主席,起初戰戰競競,謙恭卑膝,等到坐穩位置,竟在1996年第一任後,勇敢推行「總統直接由人民選舉」,這是李在政治上建下大功。但在他12年任內,分裂了國民黨,幾乎沒有培養一個年輕人才,國民黨政權在他手中第一次丟去,李也被開除黨籍。從黨的立場,李不但不是好的從政同志,而且是「有罪」的從政同志,另看李在政務同志的選任上,似乎無人可令人民懷念?在立法部門用了「老粗型」的劉松藩為院長,國會形象大減,而且李執政後「黑金政治」興起,所以儘管李在民主之路上有功,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從政同志。
2000年第二次總統大選,民進黨提名的陳水扁「意外」當選,剛上任很謙和,贏得79%的支持。但好景不到3個月,停建核四,從此人氣大跌,任內「貪腐」形影不離,大大失去民心,相對造就了馬英九的高人氣,最後慘輸政權!不過,陳水扁任內,起用不少同志從政,培養不少「人才」,所以陳水扁在從政同志的角度看,功過相半,仍屬不及格的。
2008年,馬英九以高人氣,被國民黨提名參選,空前的高票當選,一般都認為民進黨起不來了。詎料,馬的高人氣,竟是曇花一現,國民黨在他手中節節失敗,2014年地方九合一選舉慘敗、2016年丟掉政權及立法院輪為少數,成為國民黨的「罪人」?在他任內所用的政務人員,除了吳敦義院長、廖了以部長可圈可點外,乏善可陳,尤其是公然破壞內規提名王金平連任立法院長,又公然與王大鬥,以致在他任內的立法院「淪為」民進黨的立法院!所以,馬英九是一個失敗的從政同志。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現任的蔡英文總統,蔡總統執政不到一年,現在論其優劣尚且太早,不過以蔡的用人風格,恐怕前途未卜,例如,行政院院長林全不是真民進黨人,也非能才;交通部、經濟部、財政部也都不是由優秀同志出任,甚至如最近的宜蘭縣代理縣長吳承澤,竟是無黨籍?!蔡主席不用民進黨優秀同志,黨內必有怒言,這是隱憂,拭目以待吧!
從政同志範圍很廣,難以逐一論述,只能以最高職位的總統略作探討。但總而言之,好的優秀的從政很少,不及格的從同志太多,以致無論是中央或地方首長、民意代表經常輪替,值得黨的領導人及從政人員深深警惕!
(作者陳榮洋為前立法院委員會主任秘書、台灣戰略學會理事)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