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醫療器材品質安全監督科長黃育文今天指出,「低週波治療器」是以電流刺激表皮神經,讓傳導速度較慢的痛覺訊息受到阻隔,感覺不到疼痛,能使患者產生肌肉放鬆、痠痛舒緩及減輕不適症狀的效果。
不過,用得太強、太久也可能造成反效果,一名新手媽媽就因工作、孩子兩頭燒,肌肉痠痛難耐,自行購買低週波治療器在家「電療」紓緩,見效果不錯便增加使用時間,不料痠痛感不減反增,皮膚還出現紅腫過敏現象。
黃育文建議,每次別用超過30分鐘,否則可能傷及周邊肌肉或神經組織,另有部分族群不適用電療,包括新生兒、懷孕初期孕婦、糖尿病、高血壓、癲癇、發燒攝氏38度以上、脊椎骨折或扭傷、肌肉拉傷者,以及皮膚有傷口者、身體潮濕、開車或正在操作儀器者都不適用。
黃育文說,如體內植入心律節律器或去顫器等類似裝置,患有心肌梗塞等嚴重的心臟疾病、剛發生腦中風等腦血管障礙者,都不應使用或先諮詢醫師再依指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