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動感金門-一趟旅程,看到兩個執著

欣傳媒/ 2015.02.17 00:00
王進坤

旅程的起源...

週末的清晨搭著小飛機,飛往台灣的最前線「金門」,過去對金門的印象總是不脫菜刀、貢糖等,或是教科書上說的前線保衛基地,諸如八二三砲戰、古寧頭大捷、單打雙不打等等,為本島抵抗了共軍的侵略。

2013年底王柏仁建築師投稿了他在金門設計的一系列戰爭地景作品,並且撰寫一篇論述〈動感金門〉,詳述他為何開始瞭解、切入並執行金門的案子,當時身為雜誌小編的我,對於這些作品充滿了衝動及好奇,因為它們是如此之不同,其尺度之驚人、壯闊,戰爭坑道的牆面鑿痕生勇粗獷,與過去編輯的作品大不相同,因它們本身的型態是因為戰爭的需求而成形的,而王柏仁所做的是將那些廢棄的砲筒、砲彈、地雷等材料重新轉化應用在其之上,藉由簡單、直接的手法生猛的跟過去的坑道、碉堡等等結合、呼應。當我沒有踏過這片土地,沒有親身感受過這些從土地、氣候、人文長出的氛圍,我根本無從判斷其主從及整理掌握,因為那些形式、材料的運用都離我的人生經驗太過遙遠了。

更早之前接到陳書毅建築師投稿的作品「里院」,看著照片中呈現的傳統民居照片,樸質的聚落生活狀態,及里院內舒適簡易的生活空間,看著建築師輕巧的處理手法讓現代的使用跟外在傳統聚落的型體相結合。但我總覺得有點怪,因為當代建築師都會希望在作品中能夠突顯自己的喜好風格,但里院在內部空間的配置及裝飾,卻並未刻意製造反差,在空間配置、材料的選用上都很簡單,我喜歡卻一直覺得可以再更有個性一些。

研究調查轉換成真實生活實踐

當隨著陳書毅走過金城模範街、明遺老街直到珠山聚落,以及最後進入「里院」裡,一路聽著他講解對於這些聚落的研究調查,以及事後翻閱他跟李秀秀建築師編著的《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那些曾經的疑問或不解,原來都是源出於自己的囿見。

什麼是建築應回應的問題?建築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建築能做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有無數種可能,每位建築師的回答都不會相同,甚至他們的回答跟他們的真實操作也是兩回事,而「里院」的風格則是真實回應陳書毅及李秀秀兩位對於現代生活及金門傳統民居的形式回應及變革。而這個判斷是來自於閱讀《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以及一路走訪,書中將金門民居的形式格局、空間尺寸、結構裝飾等做了非常清晰完整的測繪及調查,而且每件個案的歷史介紹,空間圖面的呈現皆簡潔易讀,將此書從頭看到尾,對金門的傳統民居的形式會有一清晰的瞭解,而這些田野調查的成果,不只是出了這本書,更是將其延伸至其自宅「里院」的設計營造中。

里院的建築形式是一落四攑頭,在建築外形及結構上,依照其詳實的調查研究為基礎進行興建,包括牆面、柱樑系統、地板鋪面等都是按照古法來施作,而內部則是以傳統民居的平面為基礎,回應當下的使用行為,進行重新的設計,在三開間的大厝身中,植入一夾層空間二樓,並將垂直的樓梯及串聯二樓兩側空間的走廊,盡量退縮靠後於原傳統堂前後之上,不破壞原應該是神明廳的崇高感。且植入夾層空間後,將人帶上二樓,並能夠穿出大厝進入攑頭的屋頂,變為可以休閒小憩的平台空間,因此遊走在里院裡的身體及視線是開闊有層次的。

相對於其他改良傳統民居為民宿的空間,強調裝飾性的改良方式,里院是從空間上回應了今日的生活形式,過去傳統民居的光線較為昏暗,里院藉由打開正廳的門窗,將天井的光線引入室內來改善。民居內部空間的不足,則是藉由植入夾層來改善,並且串連攑頭的屋頂成為休憩飲茶的戶外空間。里院給出了一個傳統民居迎向未來的可能方向,是真實回應生活所需,並非短暫停留滿足渡假的放鬆。

用設計、材料真實回應開始走味的金門戰爭地景

走完了第一日帶有金門前半生的傳統民居後,第二日我們快速進入金門驚天動地的後半生。咱們第一站來到古寧頭的慈湖防禦道路,才瞭解其實以前慈湖、雙鯉湖跟外海是相互連結的,當年為了抗戰防禦而砌起道路,雖然達成防禦外敵的功效,但也同時破壞了古寧頭的自然生態,因為道路將水脈切斷,讓慈湖跟鯉魚湖水位不斷下降,產生了很多魚塭池塘,也讓過去的港口失去了功效。當看到這些開始乾枯的池塘,能感受到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之大,但這卻只是我們開始見識金門人定勝天所造成影響的小小部分。

相較於陳書毅與李秀秀對生活空間的細緻設計,王柏仁面對因戰爭而產生的碉堡、坑道等粗獷防禦工事,他的回應方式直接有力卻不失深度。在金門他所規劃設計的七個戰爭地景中,他選用材質的概念是沿用金門過去的意象為主,並使用具有歷史痕跡的材料,包括被廢棄、殘破或不被需要的材料,而這些材料的使用是被嚴格篩選,須符合各空間的特質並與原始空間融合。

如「車轍道」為過去戰術車輛(裝甲重型)移動的道路,當時為了節省資源只有車輪接觸馬路面灌以水泥加固,而當戰事遠離已不在需要時,王柏仁用金門過去「出磚入石」的概念為核心,在兩側車輪接觸面上仍採用下挖灌水泥加固表面鋪上石材,讓重型車輛通過時仍不會有問題,石材表面間則以紅磚植入,紅磚縫隙不灌水泥而是採用將土夯實,讓草可已在縫隙中串出,讓車轍道有機會隱身在山野之中,卻不失去其功能性。

「烈嶼地雷主題館」是由鐵漢堡跟勇士堡所組成,兩堡之間除了地面道路連接外,還有一地下坑道供軍人於戰時快速串連防禦,因為為軍事坑道,其寬度較一般民用坑道寬上許多,為了讓坑道能夠吸引遊客進入,並且適度傳達戰爭的意念,王柏仁在坑道內牆面裝置各國地雷的介紹,以及由軍方提供的廢棄地雷,並且在不同的坑道轉換區做簡單的調整,讓遊客在行走時不會感到無趣,但重點仍放在戰爭地景意念上,而非凸顯個人設計風格,因此遊走在空間之中,不會看到過度裝飾的線板及形式。可惜坑道後來聘用新的設計團隊進入設計,在坑道中做了一系列的裝置,此時運用許多天花線板、及牆面裝置來妝點坑道路徑,與王柏仁原本處理的方式大為不同,不過藉此剛好可以清楚展現王柏仁的處理手法。

而「獅山砲陣地」與「翟山坑道」裡,最讓人驚豔動容的不是王柏仁的設計,而是看著巨型坑道壁面的鑿痕,可以想像過去這些戰士,是花了多少心血體力,不眠不休的開挖,完成這四通八達的坑道,寬高都可容納重型車輛直接開入,其尺度讓人無法言語。尤其是在翟山坑道中,看著水中倒影坑道的鑿痕猶如夢中幻影,遊走在側邊步道上,遙想當年挖掘跟駐守的國軍,當時的心情與今日到此一遊的我鐵定天差地別。

此次戰爭地景的走讀中發生兩件趣事,其一是中午用餐的地點從原本規劃的餐廳,受王柏仁的要求改成吃當年因應士兵需求而發展出的拌麵,其二是在烈嶼島上王柏仁要求司機不抄近路,而是能循著他重新考證過去士兵抗戰防禦而重新串接起的車轍道移動,藉由在這些路徑上移動,方能明白地雷館的戰略位置及意義,不是任意設置而是經過精細的考量。而身體行走於步道上,方能體會過去軍人及平民在空間上、視野等是如何連結互動。從王柏仁在吃跟移動動線上的要求,可以瞭解他為了這些設計所做的功課,以及他認為只有藉由身體的移動跟進食,讓參訪者才能有機會去想像及體驗這些過去的風景。

保存與開放間的維護平衡

當年號稱十萬大軍駐守在金門防禦,這麼多的士兵其實與金門在地人的生活發生很多互動,尤其是在商業發展上,許多餐飲及遊戲場所皆是因應而生,隨著兩岸逐漸和解,目前金門駐守的國軍只餘數千人,對金門的產業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利用傳統民居及戰爭防禦工事,來吸引人潮前進金門,變成是當前金們政府的首要課題。可惜的是金門縣政府所規劃的各類活動,不夠精緻而失去原味,比如獅山砲陣地中的砲操活動,看著一群訓練不佳的演員,在表演當中頻頻出錯,而讓兩旁的觀眾偷笑失望。過去戰時為了鼓舞士兵及民眾的各式標語,戰場攻堅留下的彈孔,這些戰時的歷史痕跡許多皆已被抹去未被妥善的保存,經此下去若仍未做整體的規劃在過度傾向不完善的商業化機制,作為過去戰爭的最前線,所孕育出的金門獨特空間風貌及生活情境的魅力終將消散,最後只會剩下硬體的空殼隨風殘留了。但是此次於金門看到三位建築專業者的全心投入,並且持續與公部門溝通討論,這種不放棄的執著精神,或許是此趟旅途中最大的收穫了。

撰文、攝影 / 王進坤

編輯 / 吳宜晏

[延伸閱讀]

>陳書毅-表裡合一 方能引人入勝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8436-Leechen

>陳書毅-珠山聚落 絢麗色彩的閩式建築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8267-Kingmen

>里埕設計工坊 | 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9331-Books

>里埕設計工坊 | 里院 金門現代民居初探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4091-Leechen

>里埕設計+水牛建築|金門縣政府工務處外牆節能與綠美化整建設計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1735-Leechen

>里埕設計工坊-2011~2014 金門四案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8435-Leechen

更多國內建築走讀側記請上[欣建築|走讀筆記]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article/Notes

=====================

Profile

王進坤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碩士

現為『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建築、物業雙修小小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