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星期論壇》是自由經濟?還是自由落體?

自由時報/ 2014.08.03 00:00
◎王美琇

一個國家的興衰,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強而有力的領導、明確的國家方向、以及國民對國家的認同與團結。

——李登輝前總統

李前總統進一步說:「一國的領導人沒有方向、沒有能力,整個國家自然就會失去方向,甚至最終失去保有現存生活條件與方式的能力。」李先生隱然指出,現任總統馬英九的國家領導出現嚴重警訊,讓台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韓國威脅論」恐嚇人民

馬英九總統是搞政治鬥爭的料,不是治國的料,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他的無能早已是全民共識。不過,恐怕目前所有台灣人民最擔憂的,不是他的政治鬥爭,而是他濫用國家機器,又沒有任何民主機制可以有效制衡他的情況下,未來兩年,整個國家是否會被他帶入一種無法逆轉的、「被中國漸進併吞」的情勢?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馬英九完全不理會太陽花學運和五十萬上街人民的訴求,仍然一意孤行強推服貿、貨貿,並要求自經區條例在立院本會期臨時會通過;甚至大張旗鼓召開形式大過實質的「經貿國是會議」。從會議結果看起來,似乎只是為服貿、貨貿和自經區條例背書罷了。

馬政府這波凌厲的媒體攻勢,除了不斷跳針自由化、全球化理論外,主要是以「韓國威脅論」來恐嚇人民。他們強調,南韓已和諸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台灣被南韓遠遠超越,所以台灣一定要趕快跟中國簽訂服貿、貨貿、通過自經區條例,才能和他國簽訂FTA,台灣的經濟才有救等等。

國家競爭力不是靠FTA

這是很奇怪的邏輯推論。台灣的經濟衰退只是因為沒有和他國簽FTA嗎?我們和東南亞國家沒有簽FTA,這幾年我國外銷東南亞卻呈現成長,又怎麼說?馬政府說,我們與他國簽FTA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先和中國簽服貿和貨貿,簽了以後,你認為中國會同意台灣以「國家」身分和他國簽FTA嗎?如果台灣和他國簽任何經貿協定,最終都必須中國的首肯,請問台灣還是一個國家嗎?讓台灣的經濟發展完全仰中國的鼻息、繫於中國的褲帶,這是有自主性的經濟?還是墜落懸崖的自由落體?請問這是自由經濟,還是自由落體?國力的興衰只是來自簽自由貿易協定而已嗎?

韓國的例子騙更大。近些年來南韓的經濟成長世界有目共睹,但他們絕對不是靠簽FTA而來的,這是馬政府惡質的選擇性誤導。南韓政府知道,經濟的實質競爭力來自產業的技術優勢、品牌創新與深厚的產業基礎。所以在二十年前他們舉國全力以赴,以「十年磨一劍」的工夫埋頭苦幹、研發創新,然後採取「先佔領國內市場,確保競爭力,再進軍國際市場」的策略,逐步打造出卓越的電子資訊業、家電、化工、文創等產業組合,等到產業具國際競爭力時,再進軍國際市場,然後政府才開始與他國洽簽FTA。所以簽FTA是果,不是因。馬政府不要倒果為因。

台灣和韓國在二十年前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經濟發展策略,二十年後證實韓國所選擇的策略才是邁向成功之道。台灣已經走錯了路,馬英九執政團隊卻還是一意孤行、甚至加碼要把台灣往中國的火坑裡送,這如果不是頭殼壞去,就是居心不良啊。

李前總統提出經濟對策

李登輝前總統在他的書《二十一世紀台灣要往哪裡去》指出,馬政府深陷自由放任的迷思,縱容商人無限制追求個別利益,財團商機主導政府政策、取代了國家發展方向,罔顧國家經濟安全與長遠整體利益,以至於讓台灣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多重危機:一、經貿過度依賴中國導致台灣喪失經濟主體性,以及產業掏空、技術流失和經濟發展動能衰退;二、過度投資中國造成國內失業加劇、工作難找、薪水不漲、貧富差距擴大;三、產業研發升級不足、實質競爭力衰退;四、金融服務業凌駕實體經濟的扭曲發展;五、過度依賴進口能源與糧食等。

李先生不但提出批判,也提出對策思考。他認為台灣經濟未來最重要的兩大核心目標是:經濟安全與永續發展。包括:維持技術優勢以確立經貿自主、鞏固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促進產業聚落的技術生根、政府主導建構永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和優質農業、重新界定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主從關係等。

換句話說,李前總統和馬總統兩者最大的不同是,李先生主張把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定根在這塊土地上,重新壯大台灣的產業實力,強化、厚植企業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馬先生則是把台灣的經濟發展完全寄託在中國,汲汲營營鋪陳兩岸經濟統一,再過渡到政治統一,完成他個人的「化獨漸統」大夢。

馬英九和國民黨正在把台灣帶向一條「被中國漸進併吞」的道路,這是「國家自殺」之路。馬政府拚命用自由化、全球化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來恐嚇人民,仔細一看,這恐怕不是自由經濟,而是自由落體吧!

(作者王美琇為專欄作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