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閩客文學獎」 得獎者展現優越創作力

客家電視台/ 2014.05.02 00:00
【陳欣渝 林敬祐 台北】

教育部自97年舉辦「閩客文學獎」,期盼藉由充滿語言美感的創作,保存台灣語言文化的多樣性,今年現代詩、散文、短篇小說,共約400件投稿稿件,最終選出53件得獎作品,得獎者之一的鄭雅怡雖然並非客家人,但自學客語並創作多年,已是閩客文學獎的常勝軍,此外21歲的沈佩宜,今年首次嘗試以客語創作,就從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表現十分亮眼。

隨著優美歌聲,感受本土語言聲韻之美,老家在屏東的鄭雅怡是福佬人,因對客家文化感興趣,自學客語,用富有情感的筆法,描述自己在接受化療後,首次外出搭火車的心情,她更發揮雙聲帶能力,分別以福佬語和客語創作,皆獲得肯定。

客語現代詩社會組首獎得主 鄭雅怡:「用客語來寫作的時候,比較辛苦一點,因為很多詞彙,很多話語,客語我不確定,所以就要查字典,時常查字典,或是請教客家的朋友。」

敢有想過,因為手機仔普遍,幾久無同身邊个人好好講話,幾久無該種簡單个笑容,放下手項个3C產品,喊醒自家个童年。

得獎者中年紀最小,目前就讀大三的沈佩宜,因從小和爺爺奶奶相處,耳濡目染下,對客家傳統文化很感興趣,從小就參加客語朗讀,演講和唱山歌比賽,首次客語文學創作,就以日常生活點滴為主題,獻給至親。

客語現代詩學生組第三名得主 沈佩宜:「和他們(爺爺奶奶),一起相處的時候,想起什麼,學到什麼,客語文學的東西,應該就要用客語的文字寫,如此 這樣子才是客語,才是客家人的東西。」

終身教育司司長 熊宗樺:「不管是現代詩;散文,或是短篇小說,都是把閩南語跟客家語,這樣子的一個作品,這樣子豐豐富富,為我們後代子孫,留下這麼美的一個作品。」

此次本土語言的創作主題,有呼應當年生肖而即興創作,也有描述自然環境之美,但更多從母語的根源,家庭生活著手發揮,創作者希望透過母語文字,並適時融入俗諺 童謠等素材,完整傳達對本土的豐厚情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