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蒙德說,烏克蘭在過去48小時爆發內亂,形同政治地震。基輔街頭的混亂可能引發一場海嘯,最後將西歐、美國和俄羅斯捲入。
地處東歐的烏克蘭,正好位於親西方和親俄羅斯觀點的分界線上。烏克蘭人民對舊帝國都城莫斯科的態度分歧。
若爆發內戰,對烏克蘭人民來說是場悲劇。但烏克蘭危機之所以如此危險,是因為涉及東西方諸國。
對俄羅斯人來說,失去烏克蘭不啻一記重擊。克里姆林宮一向視烏克蘭的基地為安全關鍵,例如俄國位於克里米亞半島塞凡堡(Sevastopol)的海軍基地。
現今,聚集在基輔街頭的革命分子可能質疑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基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不會希望俄軍留在克里米亞,但華府也不願見到以暴力迫使俄軍撤離。
當俄裔民眾今天在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各地集會示威時,雙方激進分子爆發衝突的風險日益升高。假設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在南部對俄國部隊開槍射擊,當地情勢動盪可能會把克里姆林宮捲入,如同5年前喬治亞的情況一樣。
烏克蘭數月來政治危機中最危險、也是令事態治絲益棼的是,親西方抗議人士中態度最強硬的一群恰好是激烈反俄分子。
對立雙方,一方是基輔街頭的暴力事件與烏克蘭強硬派示威人士煽動性言詞,另一方則是東部親俄團體,顯示兩方都無法掌握狀況。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曾希望透過支持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來掌控局勢,而今已失敗,但西方也無法控制其高調的支持者。
推翻亞努科維奇的反對派準正規部隊,只是口頭上支持新歐洲的統合價值,骨子裡卻效忠舊歐洲的民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
可悲的是,烏克蘭和平抗議者卻在革命現實中被邊緣化,政治權力出自槍桿子。
2004年民主運動「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的英雌尤莉雅.提摩申科(Yulia Tymoshenko)昨天出現在基輔民眾前,可能博得群眾支持。但反對派可能出馬競選總統的重要人物卻無人與她同台。
更糟的是,2005年在總統大選中擊敗亞努科維奇的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現在是提摩申科的敵人。
如果政治經濟混亂導致介於北約組織與俄國間的烏克蘭內戰,則相形之下,南斯拉夫分裂就像是玩家家酒。
但仍有一線希望,因為俄國和西方都希望避免這場地緣政治的衝突。
艾蒙德說,莫斯科當局和華府都該清楚表明態度,不會坐視雙方製造更多暴力事件。要不然,西方和俄國可能會發現他們被迫捲入日益升高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