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畫台灣惡夢 黃色書刊:沒想那麼多

蕃騰人物/林郁倫專訪 2014.01.29 10:34

2013年初新銳插畫家「黃色書刊」因為《人生系列》爆紅,用來累積作品的專頁,也瞬間變成粉絲專頁,吸引17萬人追蹤按讚。作品中有插畫、也有短篇漫畫,畫作呈現鮮明有力,卻也可以說是截然不同,《人生系列》裡誇張的人物配上意表激烈的文字敘述、而在《哀傷浮游》中上百種小人物的角色,無厘頭的配角和命名,令人摸不著頭緒,儘管如此,共通點就在於滿是黑色幽默。

畫出生活的荒謬無奈,黃色書刊說其實自己想得很簡單,自己喜歡偏向陰鬱的題材,單純讓讀者可以思考的空間比較多!而不僅僅只是一笑置之。在《哀傷浮游》裡的角色,第一眼看過去可愛,可能會卸下心防以後,然後再直擊讀者的心。

黃色書刊的名子、性格給人家的感覺很強烈,但是第一眼看到本人,可能跟想像中不太一樣…看他的畫作都跟時事很貼近,所以會以為他有追蹤新聞動態、隨時可以高談闊論,然而現年25歲的他,正職從事網路設計創作,平常不但不看電視、家裡甚至連第四台都沒有裝,書刊理故事的靈感都是來自於自己的幻想,其實都想得很簡單,他幽默地說,尤其是騎車等紅綠燈的時候,「台灣的紅綠燈都這麼久、不胡思亂想一下很無聊。」

接受訪問時,黃色書刊可謂是「漫畫界的省話一哥」,問他新書編排心思說沒有、問他問他為什麼想畫,也是模稜兩可,他只會講說他胡思亂想,但是有可能每次回答的都不一樣……這也許是畫者的特質吧!想要說的話用作品來表現,真正要用嘴巴說反而有難度,所以也最好少問他為什麼會創造這些,因為可能得到的答案會很失望,

「怎麼跟我想的差這麼多,我想的都是很正面?!」
「喔,沒有阿,我就只是想畫一個人一隻鳥之類的。」

新聞圖片

2014的「黃色」是城市照妖鏡

新聞圖片
講黃色,就想到黃色小鴨,又來了個「黃色書刊」,人氣指數漲高都是沒話講,但其實兩者都是回到原點的單純,任由觀者解讀。

「《哀傷浮游》的故事真得是有些是胡思亂想的、有些是畫出來的比較看得出是針對時事議題那種,然後基本上大多數都是想到就畫沒有特別去構想甚麼或是針對甚麼議題,因為它一頁一頁很快就結束,所以構想時間其實沒有太多…」

黃色書刊說,有時候也會看到別人對自己作品的解釋,雖然和自己想的不一樣,甚至還會覺得對方說出來的還比較對!他直述很多故事其實只有想得很表面、很簡單,很多網友都把它講得很深奧,常常令他為之驚豔。這也是跟黃色書刊的作畫方式有關,先畫好圖再上字,所以其實對話框裡面的字是可以換掉的。連出版商都說,跟他合作很有趣,因為他是一個其實很開放的想法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沒有原則,實際上可以廣納別人的意見。

「下雨」

新聞圖片

「像一條路,網友可能可以回覆一些很深奧,比如說離鄉的路、為人生打拼,但其實我原始的想法只是想要讓路走來走去而已,每個人看的感覺不太一樣,也有可能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點看感覺也不太一樣,所以就沒有太想說大眾都要懂……」

不喜歡重複的東西、會故意不要一樣

對於人物,黃色書刊大多都是畫過就算,如果第二本還是出這個系列,我就會覺得很多故事還是可以拿以前的角色去延伸,頂多就會變成配角。同個系列畫太久會有點膩,他說,在公司很多時間也是在畫插畫,是網站設計也會用到插畫的東西、一些比較有顏色一點、回到家就會馬上捨棄這些色彩回歸到最簡單。

《人生系列》

新聞圖片

※黃色書刊為此系列下了個註解,「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要好好的活下去」(笑)。圖/林郁倫整理

台灣目前大多數都是偏向輕鬆搞笑的圖文作家,黃色書刊偏愛的黑色幽默就是比較少人會畫,比較社會黑暗,但是她說,從以前就比較喜歡畫這一系列的東西,卻因為《人生系列》爆紅,大家都以為自己是搞笑派的,所以當時有點緊張才又補上《哀傷浮游》系列。「人生系列只是單純要畫給同事看,我就畫了一系列然後放再相簿,然後貼給我同事看隔天就突人很多人轉貼就很突然。」無心插柳的結果,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出版了短篇漫畫書,黃色書刊希望這本書可能讓讀者每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翻一翻,還可以重複閱讀幾次。

他覺得台灣的環境難以支撐插畫創作,只好利用閒暇時間隨心所欲地在臉書抒發。到現在他還是不覺得這一行可以拿來當飯吃,所以對於商業性的活動或未來的出版計畫都還看不出來有太大的野心,腦袋瓜兒裡想法很多,而且隨時在變,他說,不管自己的工作會是怎樣,對於插畫和漫畫這兩個領域都情有獨鍾,覺得這就是一個機會,就會去實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